【都市森林系列講座—場次1】閱讀台北自然境界|郭城孟老師

|閱讀台北自然境界 你是否也曾拜訪過城市裡的森林呢? 隨著各種戶外活動興起,以及森林步道越趨完善,近郊山林成為大家週末假日,體驗自然之美的好去處。然而,除了大口呼吸芬多精、運動健身,享受大自然裡美景,或是觀察環境中的小動物們,關於「森林」的知識我們瞭解了多少?在享受自然所提供的服務時,又可以為它做些 […]

|5月公民科學講座|宮鬥劇炒熱驢皮製阿膠全球驢隻面臨不人道非法交易

文 / 林司秦,2022.05.13 |宮鬥劇炒熱驢皮製阿膠 還記得十年前紅遍大街小巷的宮廷鬥爭劇《後宮甄嬛傳》嗎?當時劇中熱議的「阿膠」,你對它有多少了解呢?在市場炒作及戲劇熱播的效應之後,阿膠產業的崛起又帶來什麼生態問題?本次講座邀請到蘇珊博士,以「宮鬥劇炒熱驢皮製阿膠,全球驢隻面臨不人道非法交 […]

川流書展-大地之母與生物多樣性

文 / 李宗錡,2022.05.10 |Women & 大地 如果你曾聽說過大地之母蓋婭,希臘神話中,那位在混沌中誕生、最初的神祇;如果你曾聽說過女媧娘娘,中國神話中,煉五色石補天、捏黃土造人的人首蛇身女神;或許,你會注意到,大自然與女性間相互交映著的關係,幾千年前已存在。 女性對於環境的關 […]

羅力導演 貢寮土地開發案專題報導

2011年 ,「東北角改善庶民計畫」以貢寮區台2線沿線作為示範區,預定徵收102.56公頃規劃為都市計畫區,包括8公頃丙種旅館、建地以及學校等公共設施。

計畫說明會當天,擠進了大批抗議的民眾,文秀坑地區上百名農民甚至在農忙之餘,在當地里長、社區理事長帶領下,一同拉起布條向政府抗議,在群眾的壓力之下,營建署不得不作出不強行徵收的承諾。

羅力導演 綠島專題報導

「當乘風破浪已成過往,可曾有人在意乘載著經濟發展的船隻沉睡何處?當船隻的安息正壓迫著海洋生物的棲身之地,誰來傾聽牠們的痛苦悲鳴?」

綠島的生態隨著近年來觀光的迅速發展,濫捕與沉船造成沿岸的珊瑚礁生態面臨著腹背受敵的困境,羅力導演藉由《綠島新視界》為當地的生態發聲,透過拍攝紀錄片的手法,喚起人們對海洋議題的注意。

【2022新北濕地藝術季】分享會四:人與自然的關係,看見並跨越界線(藝術家 / 吳有容、彭筱茵)

文 / 李宜蓁,2022.02.11 攝影 / 張懿文 |人即自然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代表彭筱茵,一開始即直言其團隊長達12年進行戶外劇場表演,對戶外演出並不陌生,但卻是第一次在臺灣的人工濕地演出,所以在編排動作前的濕地工作坊對她啟發許多,「我先是要尋找身體的感覺,而不是直接開始編動作、劇情,」彭筱 […]

當藝術遇上自然:看見創作者眼中的濕地環境

文/李宜蓁,2022.01.14  當講究科學的環境研究遇上注重感知的藝術要如何取得平衡?藝術家與研究者如何互相合作讓議題能夠走入大眾視野?自2017年首度舉辦「新北濕地藝術季」即嘗試回答這個問題,此藝術季由長期關心環境教育並致力於濕地保護的景澤創意有限公司與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共同舉辦,透過 […]

臺北記憶倉庫「移動記憶」特展,回顧臺灣文資建築遷移保存案例,開啟今昔對話

文/蔡昕縈,2021.12.17 「邀請你一同回望城市發展歷程,思考當時理解的進步是否會有不同答案?」臺北記憶倉庫「移動記憶」特展於2021年12月17日正式開展。本次展覽以臺北記憶倉庫於2016年配合臺北市政府西區門戶計畫,向東遷移51公尺保存的背景為題,彙整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發展歷程中,同樣經歷「 […]

《與野共生》圖輯發表 知識轉譯搭建工程與生態間對話橋梁

紅外線自動照相機拍到臺灣野豬攜家帶眷漫步於整治多年後的南投白石牙野溪溪床。圖 / 林務局提供 林務局於本月25日發表《與野共生:國有林區治理工程友善生態圖輯》,該書收錄十六個該局兼顧人民安全與生態保育的工程案例,包含臺中八仙山林道營造保育類黃胸黑翅螢棲地、宜蘭出水溪近自然工法固床工等經典案例,希望讀 […]

無包裝商店推「零塑外送」,回應疫情下垃圾減量難題

無包裝商店提供以循環容器外送商品的服務,兼顧環保與疫情下無接觸消費的需求。圖 / 三時生活實驗室提供。 自去年疫情以來,叫外送與網購成為更多人的新日常。近日更因疫情升溫,民眾居家以網路訂購生鮮與生活用品,或是三餐改以外送方式替代,各個物流與外送平台工作量皆呈現滿載,隨之產生的大量包材和一次性容器廢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