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會上,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退休教授王穎透過臺中八仙山林道路邊溝排水工程的案例,說明微棲地維護的重要性,即便是路邊不起眼的小水窪,也可以是眾多生物棲息活動的庇護所。工程保留路邊一處小水漥,並在L型邊溝上設置階瀑狀滯水設施,讓保育類螢火蟲黃胸黑翅螢和其他傍水而生的小生物能在林道間的小水窪中生存,這個設計也成為為遊客做環境教育的最佳教材之一。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方韻如研究員,則以宜蘭出水溪近自然工法的多孔隙砌石固床工案例,點出大自然形塑環境樣貌的巨大動能,人為工程介入當以「少即是多」為原則,才是順應自然之道。
方韻如觀察,部分河段的固床工仍以混凝土固定,原意為加強防護,但在後續觀察中發現,相較於幾處只有拋排塊石的河段,這幾處石頭因為被混凝土固定,無法順水流調整,致使石塊下游處在一段時間後被沖蝕、懸空,無法形成自然分散的階梯,反而在石頭下方形成深潭。潭底沒有石頭,無法養育溪流中原有、以石頭上矽藻為主食的苦花等魚類,只剩下溪哥捕食被沖下來的昆蟲。
全書策劃團隊景澤創意執行長吳思儒表示,團隊親訪了上百個工程友善措施,直接面對第一線工程師與田野現場,感受到人與環境交互影響的結果,亦是回應臺灣發展脈絡的切片中,因為先天地理條件而發展出的多元資源使用文化及不同統治階段歷史遺緒等各種真實。以工程實務面來看,治理方法如何整合自然營力,導入創新的技術與管理思維,創造最大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都是要持續實作累積經驗,期待看到更多有興趣的朋友來對話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