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共好新訊

《與野共生》圖輯發表 知識轉譯搭建工程與生態間對話橋梁

紅外線自動照相機拍到臺灣野豬攜家帶眷漫步於整治多年後的南投白石牙野溪溪床。圖 / 林務局提供

林務局於本月25日發表《與野共生:國有林區治理工程友善生態圖輯》,該書收錄十六個該局兼顧人民安全與生態保育的工程案例,包含臺中八仙山林道營造保育類黃胸黑翅螢棲地、宜蘭出水溪近自然工法固床工等經典案例,希望讀者能從中獲取資訊,成為未來大眾討論治理工程友善生態的基礎。

林務局表示,臺灣地狹人稠,國有林溪流、山坡地及道路時常因天然災害毀損崩塌,因此常須以工程手段介入,保全民眾生命財產的安全。但是林務局也是自然保育的主管機關,必須掌握工程介入環境的比例原則,並降低工程對環境的破壞與衝擊。因此,該局自106年起導入友善生態檢核機制,試圖將工程對環境的擾動降到最小,並在最短時間內復原生態,在維護人民財產安全的同時尋求與自然共存的平衡。

林務局強調,生態友善機制的宗旨在於減少工程對環境的擾動,找出最適合當地人、生物與環境的工程設計。因此不論是在動物脫困通道、移動通道及棲地營造上,都沒有標準答案,而需要因地制宜,透過多次、多方的溝通、修正和後續監測,師法大自然的智慧,逐步找出最佳解方。這也是《與野共生》一書要與大眾分享與探討的重點之一。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說明,該局這幾年在原有道路邊溝、集水井等容易造成野生動物受困的設施上,以疏伐木、網繩等材料進行改造,「其實花的經費不多,甚至都不需要去改變原有的(工程),就地取材,就讓這個動物可以運用這些小的設施,能夠脫困」。

山區排水邊溝、集水井等設施有時是小型動物的死亡陷阱,設置簡單裝置即可讓動物攀爬逃脫。圖為莫氏樹蛙於林道旁排水設施內利用簡易竹木攀爬休息。圖/林務局提供

發表會上,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退休教授王穎透過臺中八仙山林道路邊溝排水工程的案例,說明微棲地維護的重要性,即便是路邊不起眼的小水窪,也可以是眾多生物棲息活動的庇護所。工程保留路邊一處小水漥,並在L型邊溝上設置階瀑狀滯水設施,讓保育類螢火蟲黃胸黑翅螢和其他傍水而生的小生物能在林道間的小水窪中生存,這個設計也成為為遊客做環境教育的最佳教材之一。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方韻如研究員,則以宜蘭出水溪近自然工法的多孔隙砌石固床工案例,點出大自然形塑環境樣貌的巨大動能,人為工程介入當以「少即是多」為原則,才是順應自然之道。

方韻如觀察,部分河段的固床工仍以混凝土固定,原意為加強防護,但在後續觀察中發現,相較於幾處只有拋排塊石的河段,這幾處石頭因為被混凝土固定,無法順水流調整,致使石塊下游處在一段時間後被沖蝕、懸空,無法形成自然分散的階梯,反而在石頭下方形成深潭。潭底沒有石頭,無法養育溪流中原有、以石頭上矽藻為主食的苦花等魚類,只剩下溪哥捕食被沖下來的昆蟲。

全書策劃團隊景澤創意執行長吳思儒表示,團隊親訪了上百個工程友善措施,直接面對第一線工程師與田野現場,感受到人與環境交互影響的結果,亦是回應臺灣發展脈絡的切片中,因為先天地理條件而發展出的多元資源使用文化及不同統治階段歷史遺緒等各種真實。以工程實務面來看,治理方法如何整合自然營力,導入創新的技術與管理思維,創造最大的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都是要持續實作累積經驗,期待看到更多有興趣的朋友來對話與討論。

專書策畫團隊走訪工程友善措施現場。圖/吳思儒攝影

《與野共生》以淺顯文字和工程結構插圖,適合親子共讀的編排設計,除了希望大眾了解林務局的努力成果,也希望成為工程單位、生態關注者、NGO等多方跨領域參考、對話的橋樑。林局長也期待,透過親子共讀,能讓孩子從小學會尊重自然,善用智慧友善生態的態度。

《與野共生:國有林區治理工程友善生態圖輯》封面與背面。圖/吳思儒攝影
專書內頁圖解工程的功能與用意。圖/林務局提供

《與野共生:國有林區治理工程友善生態圖輯》

輸入大浪粉絲專屬優惠碼「BOOK510」,7月底前享本書85折購書優惠。

|作者

透過傳播之力,以大眾能理解的邏輯和語彙,提供系統性的觀察報導與分析,企圖引發社群討論與思辯,為人與環境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衝突間找出改變的機會。

發表日期:2021.06.29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