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位在臺北市的西北方,是基隆河與淡水河的交會之處,也就是說,就地理條件而言,關渡是一個相當典型的河口溼地。
1980年代,英國對於「城市保育」的意識抬頭,旨在發揚野生動物的保育,此概念快速擴展至全球。1985年,當時的政府開始傾注許多資源於自然保育,而關渡顯然就是一個極為合適的案例,隔年,農委會便指定在關渡的堤防以南,設立自然保留區,臺北市政府則緊接著在堤防以北設立關渡自然公園。
所謂的關渡濕地,以堤防為界分為南北兩區,自然景觀也發展出不同的面貌,南方在農委會通過文資法(文化資產保存法)後,正式設立關渡自然保留區,到這邊稍微打住,為什麼選擇在南方設立呢?原因在於河堤以南有一片廣闊的灘地,灘地上些許的紅樹林,而在此棲息的水鳥,更是珍稀的濕地景觀,也是很好的觀察對象,關渡自然保留區的設立目的,就是以保育水鳥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