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2022新北濕地藝術季】跨域對談系列講座三|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走出一條由藝術通往環境教育的道路

文/蔡昕縈,2022.01.28  攝影 / 簡翊真

新北濕地藝術季跨域對談系列講座第三場,邀請到台北國際藝術村李曉雯總監,分享自身參與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透過藝術參與帶領地方探討環境永續的經驗,進而討論人與環境的關係如何產生轉變,思考環境教育的更多可能。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緣起於一群藝術工作者對家鄉竹圍的土地關懷,以及對公共藝術的思考。團隊以一條過去曾是竹圍在地居民重要水源,因時常飄散水溝氣味,被稱作「大坑溝」的無名溪流為起點,試圖透過藝術行動重新認識這條溪流,並從中尋找建構竹圍公共藝術的可能性。

講座中,李曉雯透過一張張照片,帶大家沿著樹梅坑溪的下游向上溯源,認識溪流在上中下游不同河段的樣貌。沿途不乏人為因素介入自然環境的痕跡,有的河段因房屋違建從此不見天日;有的淪為家庭污水排放地;有的則被農民加裝引水管線,以利汲水灌溉。隨著溪流之於人類生活的用途轉變,不同世代的人們所見到的溪流也有所不同。李曉雯分享也回應了2022年新北濕地藝術季「川流堆疊」所欲探討的——在城市發展與社會變遷的過程中,溪流之於人類生活的意義不斷轉變,如何影響河川與人的關係?而我們現在所見的河川,又是如何在不同世代的價值選擇下逐漸堆疊成形。

李曉雯總監分享過去樹梅坑溪案例 (攝影:簡翊真)

|深耕社區、走入校園的行動,創造人與土地的新關係

「我們想要把溪流上中下游河段的人聚集在一起,因為大家永遠關注的都是我家門前那一段溪,但丟垃圾什麼的會流到下游去。」李曉雯提到為了讓在地居民理解「水是同一條生命,而人們看到的永遠只是那個片段。」團隊特地選在位於不同河段的社區舉辦早餐會,搭配吃吃喝喝、唱歌跳舞及攝影等生活化的藝文活動,甚至結合在地廟會活動一同辦理,藉此與地方居民建立連結,以推動樹梅坑溪水質檢測、種菜等環境體驗活動,帶領民眾深入周邊流域環境,了解水的上中下游是互相牽連、交互影響的。過程中,一位任職於竹圍國小的科學老師深受啟發,遂主動帶學生進入樹梅坑溪做科學活動,成為早餐會活動的意外收穫。課程中累積下來的成果,也成為國小鄉土教學重要的基礎素材。

另一方面,在12場早餐會結束後,團隊開始與學校合作——透過走溪活動,帶孩子走近溪流,用感官體驗、感受上中下游溪流的變化,開啟孩子對溪流的關心與思考;與美術老師合作,讓孩子共同繪製長幅的樹梅坑溪河流合作畫;數名師生以樹梅坑溪為題參加科展比賽大有斬獲,如此表現則引起學校校長的關心與鼓勵,也獲得許多外部資源挹注,使學校老師紛紛響應,開始將課程設計結合樹梅坑溪,作為教學素材。最終,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成功串連起社區、公部門、學校與民間團體,創造了人與土地、人與人之間新的關係,也因此獲得藝術界的關注與肯定。

如今,雖然藝術計畫已經結束了,但當時創造的關係仍然持續相互牽動。李曉雯不諱言地說,為期兩年的計畫結束後,其實成效並不如預期,但這項計畫卻成功擾動了居民與里長等等地方人士,他們於計畫結束後仍不間斷地發起樹梅坑溪相關活動。四年後再重新調查的結果是:認識這條溪流的人數有了顯著成長。於是,團隊不斷思考如何延續當初創造的關係,也興起以樹梅坑溪為教學場域,在環境中建構一間學校的想法

|為談論公共藝術而起,卻意外發現環境教育的更多可能

 

對談環節中,李曉雯重申藝術計畫最初的目標其實是希望藉由過程談論公共藝術,沒想到會因此認識到環境與社區,甚至開始思考環境學習,「我在那個過程當中一直在想,我在做環境教育嗎?我不知道。」新北濕地藝術季策展人吳思儒回應,他認為環境教育最大的重點是行為的改變,人每一個行動背後都是價值的判斷,而環境教育即是希望藉由資訊的彰顯,開啟懷疑與思考。如同樹梅坑溪行動帶民眾走進溪流,當民眾進入溪流的上中下游,就會開始思考未來這條溪流可不可以變得不一樣?因此,新北濕地藝術季也希望能透過藝術共創行動,創造更多個體與河川、土地的身體接觸。吳思儒相信當個體與環境之間的經驗不斷累積、形成集體意識與動能,才能真正改變環境。

李曉雯總監與新北濕地藝術季策展人吳思儒對談 (攝影:簡翊真)

|活動資訊

|作者

願拋出去的石子,能為平靜的海激起漣漪。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