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專欄

【域見・時光專欄】沉默的新店黑金史——和美煤礦

文 / 何雨潔2022.09、李宗錡2023.02 照片提供/陳國超

本實習計畫由長期關注人與環境關係的「景澤創意」以及關注環境與人文的議題交流平臺「大浪聚」共同辦理。期盼整合科學與媒體,透過跨領域合作,以多元方式(如:短文、專文報導、Podcast、影片……等),宣傳及推廣相關議題,提升一般大眾環境知識並能夠加以重視。

|碧潭吊橋的彼端

出了新店捷運站,順著碧潭老街的觀光人潮走過碧潭吊橋,左方有個不起眼的入口,是通往和美山的始點。和美山步道傍著碧潭西岸,素有「小赤壁」的美稱,登山步道分為親水的藍線步道及親山的綠線步道,可以選擇沿著新店溪漫步,或是爬樓梯登上和美山,和美山海拔雖然只有153公尺,卻擁有絕佳的眺望視野,向北可與南港山、臺北101對視,向南可見青潭與灣潭地區,這座山如今給予了市民們就近親近自然的機會,而在上個時代-農工業發展階段,曾是重要煤礦採集地——新店三大煤礦之一,和美煤礦的所在。

臺灣的煤礦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區,北部又以基隆、臺北兩個煤區為分界,新店地區的煤礦即屬於後者,根據《新店市志》記載,民國 40 年代,新店地區採礦業興盛,採煤是居民重要收入來源,一天工資遠高於其他行業,支撐著新店地區的經濟,當時有三大煤礦,分別是:和美煤礦、明治煤礦與振山煤礦。

|新店溪的乘客—和美煤礦

和美煤礦這個地帶的礦產開採最早始於日本時期大正五年,「和美」二字取自於民國時期股份公司創辦人林秀卿的家鄉,彰化和美鎮,我們在開頭時提到過,和美山位於碧潭吊橋的另一端,因此當時的煤礦從開採到輸出,全然與新店這片土地有著緊密的牽連,開採後的煤礦會先在碧潭岸邊洗煤,將原礦剃除雜質後,透過當時的新店渡,經降煤程序分類儲存處理,運至碧潭對岸的新店車站,再由萬新鐵路輸出至各地,整套程序取自山林、水陸兩路並用,彰顯了新店溪早期特有的航運價值。

隨著政策、技術、交通的革新,臺灣礦業逐漸沒落,以往所體現的經濟價值,對外因國民政府與日本政府交接後的政治動盪而外銷市場消失,對內則是因為過剩的生產量而導致多家礦業難以繼續營業,最後終在石油大舉取代煤作為主要燃料的背景下黯然退出市場,這是過去大環境的現況,聚焦於和美煤礦,在經濟價值持續下滑的背景之下,不時傳出的傷亡事件,諸如臺車出軌、煤坑煤層塌落、坑內自然瓦斯爆炸等災變,讓人們逐漸對礦業卻步,最後終在民國五零年代,和美進行作業時,不慎挖到新店溪河床引發河床塌陷,導致礦坑進水,造成嚴重礦災,於民國 55 年停採,就此廢坑。

|煤礦產業所彰顯的航運價值

多年後的現代,隨著文化資產保存意識抬頭,新店的居民們重新想起了支撐著祖父輩的產業,在居民與相關團體的呼聲之下,政府於 109 年將和美煤礦登錄為新北市歷史建築,交由林務局管轄,與和美山步道不同,和美煤礦因年久失修,許多工寮、礦場聚落舊址仍須經過整治,目前尚未對外開放,後續如何修復及活化使用,尚待林務局提出相關規劃,文化局也表示會同步調查研究,作為日後修復依據。


和美煤礦的復出,不僅讓新店地區的煤礦歷史浮出水面,同時也更加完整了新店溪流域的歷史,以水運配合礦業發展,證明了新店溪曾經存在的航運價值,今昔對比,現在的碧潭風景區,結合人文與地景蓬勃地發展著觀光產業,假日出遊、腳踩著天鵝船融入碧潭風景的同時,不妨試著勾勒往礦業興盛的繁盛樣貌,看那滿載的礦產,乘著新店溪的流輕晃著,看新店的人們如何運用水路和陸路,發展礦業、孕育代代子孫。

|註釋

[1] 洗煤:一種煤炭加工方式,從礦井中直接開採出來的煤炭為「原煤」,當中會有許多雜質,透過洗煤程序將原煤中的雜質剔除,進而分類煤的優劣(載於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2] 降煤:一種煤炭加工方式,是選洗煤程序完成後的下一個階段,而進行降煤的大型礦業設施則稱為卸煤櫃,又稱貯煤倉或炭櫃,選洗完成的水洗煤,會根據顆粒及品質被卸入不同降煤櫃貯存,當煤斗車或卡車到達時,便開啟降煤櫃底部開口進行卸裝,在貯煤場等待配送(參考自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網站)。

|參考資料

探訪臺灣史蹟名勝──談臺灣旅遊景點的變遷(民98年6月)。台灣學通訊。取自https://www.ntl.edu.tw/public/Attachment/9102616154612.pdf

曾鈞敏(民108年)。源・新店溪。新北市:經濟部水利署第十河川局。

臺北縣新店市公所。(民95)。新店市志。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系統, 取自 https://tm.ncl.edu.tw/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臺北縣新店市公所。(民99)。增修新店市志  。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系統, 取自 https://tm.ncl.edu.tw/(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王玉麟(民 99)。戰後台灣鐵路史之研究——以莫衡擔任鐵路局長時期為例(1949-1961)(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系統。(系統編號 098NCCU5832013)

公告「新店和美煤礦」登錄為本市歷史建築(民109年11月23日)。

中央通訊社國家文化記憶庫計畫。台灣煤礦史 百年興衰。取自https://cnaphoto.culture.tw/home/zh-tw/MineStory

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和美山登山步道。取自 https://newtaipei.travel/zh-tw/attractions/detail/402304

典藏新北學。和美煤礦股份有限公司與石碇煤礦聚落。取自 https://ntpc.culture.tw/ntpc/zh-tw/mininglifespace/322015

典藏新北學。和美煤礦災變。取自 https://ntpc.culture.tw/ntpc/zh-tw/miningruisamdisasterevent/203624

新平溪煤礦博物園區。卸煤櫃。取自https://www.mobileguide.com.tw/exhibitions/123457644/exhit/123467733

陳沿佐(民110年12月24日)。黑金年代 台灣採煤史|歷史那一刻|華視新聞雜誌。中華電視公司https://www.cts.com.tw/

陳冠宇(民110年4月26日)。新店曾是礦業重鎮 三大礦已被遺忘。愛傳媒。https://www.i-media.tw/

葉書宏(民110年1月5日)。新店和美煤礦 深度旅遊新亮點。中時新聞網。https://www.chinatimes.com/?chdtv

邱求慧(民100年7月13日)。你不知道和美山和碧潭的傳奇故事。取自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review&act=info&review_id=18659

洗煤(民111)。載於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取自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作者

關心人與環境的互動,著迷於地方的歷史軌跡,期許成為一名地理學家。

在字句中迷路的文組大男孩,隨手撿起身邊的文字為熱愛的自然進一份心。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