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專題

內河港編織的臺北記憶《域見:淡水河的流轉歲月》特展

文 / 李宗錡,2022.08.26

由臺北記憶倉庫主辦的流域創生特展【域見:淡水河的流轉歲月】,八月份在臺北記憶倉庫二樓開展,展覽透過多個展區,引導民眾順著時間的流動,回顧淡水河流域過去興旺的流域發展史,鼎盛至沒落,竹筏的興起至陸運網的編成,喚醒過去的臺北。

第一個展區加註了我們對淡水河的印象,於現今的臺人而言,淡水河多止於紅線尾巴那傍水一方的觀光景點,但那是淡水河於新時代下的餘暉,雖常說臺灣河川坡陡流急、雨季不均,然臺灣北部四季有雨的特性恰巧使淡水河流域成為了例外,從前的淡水河流域,包括淡水河在內還匯聚了新店溪、大漢溪、基隆河三條支流,龐大的流域是早期交通運輸重要的媒介。

|淡水河歷史-始也

臺灣是一座海島國家,島上先民對於水運的嫻熟是與土地交流獲取的果實,臺灣人類學與考古學的開創者鳥居龍藏,曾經在日記中提到:「太平洋諸島的土人,使用船隻頻繁,而臺灣島可以說是最會使用船隻的太平洋諸島之一」,好比萬華舊稱艋舺,其命名便來自於平埔族語的「Moungar / Mankah」,有「獨木舟」之意,本地的原住民透過搭建獨木舟、竹筏等簡易的渡河工具與漢人交易,而舟楫聚集的地方在日後逐漸被漢人稱呼為艋舺,藉由這些歷史的痕跡,不難發現早期的內陸運輸,大多仰賴河運。

|淡水河歷史-清領

時至清領時期,來自東方大陸的漢人們搭乘著被稱為「戎克」的帆船移入,憑藉桅桿承風破浪,水運的發展從河運拓展至海運,成為與清政府貨物往來的對渡港口;開港後,淡水海關成立,與世界接軌的臺灣迎來了工業化的黑船,載貨量遽增的載具,使得台灣的貿易地位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貨物價值散發出無限光明前景,茶葉、樟腦等商品繁榮了整個北部,帆船亦沒有因為輪船的崛起而黯淡,隨著逐漸淤積的淡水河口而,又被賦予了前往中上游載貨至加工廠的任務,前面提及的大漢溪等支流,在當時成為貨物前往淡水河港口的水路,水路運輸在此際達到歷史的高峰。

|淡水河歷史-日治

到了日本時代,興許是政策的緣故,航線多受到政府指定,命令航線由日資執行,輸出臺灣的蓬萊米、香蕉等原料,並透過興建鐵路等方式取得深山的林木資源,同時,縱貫線鐵路也沸沸揚揚的在治理其間完工,至此臺灣運輸的重心已漸從水運移往路運,內陸運輸的擔子由鐵路一肩扛起,淤積愈發嚴重的淡水河也慢慢失去了昔日的光輝。

|回到展區

淡水河承載的故事多不勝數,【域見:淡水河的流轉歲月】多個展區透過多樣的互動方式使民眾在觀展的過程中認識過往航行在河面上的船隻、其所載運的貨物,流域在道路網尚未遍佈之時,如何帶起臺灣北部城鎮的興旺,告訴今日的臺北,昨日水運的輝煌。

之後將在臺北記憶倉庫舉辦【域見:淡水河的流轉歲月】講座,邀請新店文史館的講師杜竹蓀老師主講,替各位分享淡水河在古今歷史脈絡中串聯起的水運產業鏈,9/3(六)14:00-16:00,邀請各位民眾一同赴會,一同構建淡水的興衰過往。

 

|作者

在字句中迷路的文組大男孩,隨手撿起身邊的文字為熱愛的自然盡一份心。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