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類定居、城市發展的要素之一。如今走在臺北繁華熱鬧的街道上,你很難聯想起這裡曾是湖澤之地、有過阡陌稻田,過去流經市區的水圳也幾乎被地下化,絲毫不見蹤跡。
臺北,一座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城市。很難想像在數萬年前是個湖澤之地,在百年前有著阡陌稻田。如今,這些與水相關的蹤跡逐漸消失,只能從先民的開發歷史、貫穿城市的水圳,緬懷臺北過往「滄海桑田」的景象。
在六萬年前,臺北因地形陷落而形成低矮盆地,地處低漥的盆地開始向四周的河川水系搶奪水流,使得原本流往桃園方向的大漢溪、流往基隆的基隆河,都流向盆地內。直到五千年後,濕鹹海水慢慢退去,山上的沉積物被河川沖蝕到下游,慢慢地,臺北盆地不再汪洋一片,沼澤、小丘、平原逐漸形成。與此同時,人類開始進入臺北盆地活動,他們常選擇地勢較高之處,以採集與漁獵方式維生,發展出芝山岩文化、圓山文化與植物園文化等。在考古專家的用心發掘之下,逐步探索出當年人與水流的關係、食物與漁獵的關係,並推斷當時的人應有一定的航行能力,能在水流經過之處,隨船往各地移動。
相比史前時期的臺灣原住民,漢人較晚才來到臺北一帶。約莫從十八世紀起,中國漳州、泉州的百姓以合資形式成立「墾號」,並爭取官方同意,集體往臺北開墾。其中,由陳天章、陳逢春、賴永和、陳憲伯、戴天樞等人組成的「陳賴章墾號」最有名也相對較早成立,他們招募許多佃農,在今日的萬華、中和、關渡、新莊一帶開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