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談萬新鐵路

撰稿:其正 / 潤稿:宗錡/ 校稿:景嵐,2023.09.08,圖來源:中央社記者陳漢中攝 萬新鐵路 臺北汀州路蜿蜒綿長,道路雖不寬,車流量倒不容小覷,沿途經過臺北城南紀州庵一帶住宅區,許多臺大、師大學生正是傍著這條路,選定在北部的棲身之地。這條路的前身,是過去連接萬華到新店的「萬新鐵路」,仔細觀察 […]

河川、橋梁、交通-川端橋與中正橋

撰稿:其正 / 潤稿:宗錡/ 校稿:景嵐,2023.09.01、圖來源:其正提供 臺北市是全臺灣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城市,這座由盆地發展而成的都會區,每個清早湧入數以萬計的人潮,隨著一日工事的結束,再陸續流出結束夜生活的零星幾許人丁。不論從地圖、窗邊、或者機車座墊上,臺北看起來都很小,人們倏地進出,望著 […]

【域見・生態專欄】碧潭-簡談歷史變化

碧潭,一處位於新店的名勝,自日本時代開始就是觀光八景之一,往來人潮眾多。曾有日本時代遊客描述自身自台北車站搭上往碧潭的觀光巴士後,沿途經過南菜園、台北帝國大學、水源地、文山後,不知不覺就到目的地,下車一看,眼界大為豁然,有漁舟、香魚、秋風,還有獅山山景與湖邊勝景,描述之中,可以知曉日本時代觀光產業下已經可以滿足市民出外觀覽郊外之心情與市區、郊區之別。

【臺北的水】臺北如何變身不夜城?從臺灣第一座水力發電廠說起

在電燈傳入臺灣以前,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頂多秉燭夜遊,為單調生活點燃一些趣味,並非能在夜晚進行各種日常活動。那麼,臺灣第一盞電燈是何時出現的呢? 1888年,在清末劉銘傳新政下,臺北東門裝設由燃煤發電機帶動的電燈,但持續時間很短,1891年就被接任的巡撫取消。到日治時期,總督府為了總督官邸、臺北 […]

【臺北的水】百年回眸・看盡淡水河流域的繁華與衰微

刊出日期/2020.09.01撰稿/呂其正,繪圖/蕭伊彣校對/景澤創意團隊 若重返百年前,你會發現臺北最熱鬧的地方不在信義區,而是位在淡水河流域附近的聚落如新莊、萬華、大稻埕、大溪、三峽等地。這些地方是如何興盛繁榮起來,又擁有類似的生活方式的呢?故事要從水運談起。 |清領時期・聚落發展與水路貿易的交 […]

【臺北的水】從被遺忘的水圳歷史・看臺北盆地的前世今生

刊出日期/2020.09.01撰稿/呂其正,繪圖/蕭伊彣校對/景澤創意團隊 |墾荒拓地:漢人移民與水圳開發 水,是人類定居、城市發展的要素之一。如今走在臺北繁華熱鬧的街道上,你很難聯想起這裡曾是湖澤之地、有過阡陌稻田,過去流經市區的水圳也幾乎被地下化,絲毫不見蹤跡。 臺北,一座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