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9年度的三峽河願景工作坊中,在地居民提出希望能夠累積地方生態資料,作為後續環境教育的基礎。過去生態調查大多交由專業人士進行,現今則有人工智慧(AI) 協助辨識不同的生物,然而精確的AI辨識價格昂貴,無法作為長期方案。在公民科學成為未來趨勢的情境下,「如何運用公民的力量整合龐雜的生態資訊」是在地進行調查的挑戰。109年度透過十河局的資源支持,由景澤創意團隊協助進行了志工培訓課程,透過專業老師進行課程,成立工作小組,再分類生態監測項目,特別鎖定三峽河中的鳥類、魚類、水生昆蟲及水質。接著訂定生態監測地點,期望最後將資料轉化運用。至今,三峽河每月鳥類調查仍持續進行。
吳思儒執行長分享,生態監測過程中發現三峽河附近約有30-40種鳥類,生態監測相關量化資料能夠提供給施工單位參考,幫助規劃施工時間避開鳥類繁殖期,抑或作為志工導覽、環境教育素材,同時讓民眾思考鳥類生物的多樣性如何與三峽人文歷史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