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討生態議題時,人與環境的關係是交互影響的,尊重不同族群的文化差異,省思過去的生活模式、傳統習俗,應順應時代的革新而做出相應的調整,都是臺人的課題,就如同打獵一舉,凸顯了我國野生動物管理未成熟之處,相較於美國有完整的制度,於打獵季前統計野生動物的數量,制定可狩獵的標準,我國的標準模糊,對於狩獵的權利往往視作給予原住民族的特權、尊重,卻忽略狩獵這個行為本身對於生態平衡同樣極為重要。
禁獵不是解答,若常在山區活動的朋友們會發現,這幾年來,水鹿的數量暴增到足以發生路殺事件,牠們可是在深山裡活動的動物!因為臺灣雲豹的消跡,失去天敵的水鹿數量暴增了數倍,好啃食樹皮的特性導致大量樹木遭到環狀剝皮而死去,水鹿自身也因為群數量擴大,竟然爆發皮膚病。現今臺灣的生態中,掠食者越來越少,草食動物大量的繁衍,從前的登山道路上,少能見到水鹿、山羌、山羊等草食動物的蹤影,現在時不時便能碰見,更多的則是牠們遺留滿地的糞便。
獵人的角色正好補足掠食者的空缺,但是端看臺灣的現況,《野生動物保育法》幾乎宣布全面禁獵,即使是出自於對原住民文化的尊重,狩獵管道亦非常的不完善,這是現今須慎重看待的議題,一味的禁獵應當不是生態保育的解答,當然,熊鷹絕不該成為槍口所指,臺灣野生動物的管理同時牽扯著生態與文化,我們應該更全面地了解我們的山林中擁有的資源,才能更妥善的維持人與環境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