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從北門周邊地景演變・看臺北城的歲月之痕

撰稿/曾令懷,繪圖/蕭伊彣

校對/景澤創意團隊,2020.11.10

隨著北門重建天日,臺北的歷史發展受到更多的關注與討論。臺北是伴隨河流、由西而東逐步發展的,先有艋舺(今萬華地區)和大稻埕兩個大型商業聚落,接著在西元一八八四年陳星聚完成臺北府的建城。

雖今日城牆已經不復見,城門大多不是原來的樣貌,大馬路一條條出現,現代建築物也如雨後春筍,與一百多年前相比,臺北的面貌發生了巨變,但依舊能發現不同時期遺留下來的痕跡。這些痕跡對當代的臺北又有什麼意義呢? 

|維也納、巴黎與臺北的三線道設計・背後有政治考量

臺北城興建後不久就被日本人拆除了,前後不過短短二十一年的歲月。城牆在清朝作為防禦的建築,日本人則以現代化的角度,在臺北實施「市區改正」計畫,將城牆原址夷為平地,並填平了城牆周圍的護城河,才成為了今天所見的東南西北三線道(註1)的原型——中山南路、愛國西路、中華路以及忠孝西路。
 
當時,三線道是非常具有異國風情的城市景象。這樣的規劃來自十九世紀奧匈帝國的首都維也納,也是拆除了城牆與護城河,改以三線道的設計,形成當今著名的環形大道景象;奧斯曼計畫底下的現代化巴黎,同樣以拓寬道路的方式,將巴黎徹底改頭換面,成為獨特的都市格局。
 
無論是奧匈帝國、巴黎或是日本,對於都市景觀的改造,背後都有政治性的考量——以空間景觀的改造,讓市民順服。維也納與巴黎的改造是為了防止市民抗爭,並設置為中產階級服務的建築景觀;日本則藉由拆除城牆,並在三線道周邊設立象徵日本權力的建築,如臺北州廳(現監察院)、臺灣總督官邸,與臺灣總督府博物館(現臺灣博物館)等,企圖強化人們對新政權的認同。

|北門重見天日・成為臺北城市新意象

隨著四面城牆、西門的拆除,其他城門也差點面臨拆除命運。西元一九〇五年,日本人拆除西門(寶成門)後引起了反彈,讓其他四座城門得以倖存。不過,到了一九六〇年代,東門(景福門)、南門(麗正門)和小南門(重熙門)被國民黨政府以「整頓市容」的理由,重新注入中國北方的元素改建過。

有意思的是,北門(承恩門)為何能保持原樣?當時因交通因素考量,國民政府決定直接拆除北門,但在學者與民意的壓力之下,最後決定讓忠孝橋引道轉個彎繞過北門。雖然北門因此失去了喘息空間,但至少保住清代以來的原貌,這對臺北來說是珍貴的文資。

西元一九八三年,北門被內政部指定為第一級古蹟,命運終於翻轉。西元二〇一四年,柯文哲政府上任後,著手進行「西區門戶計畫」,迅速拆除忠孝橋引道,讓北門重見天日,而北門廣場也在西元二〇一七年完工啟用,北門成為了臺北西區重要的地標。

北門的角色,從臺北府門戶、可被拆除的舊朝建築、被交通導向的市政忽視的古物、到近來成為具歷史意義的意象地標,可以看出不同政權、生活在不同年代的人們,對於建築物的詮釋是不斷變動的。

|復活三十年的「城牆」・中華商場為集體地景記憶

雖然西門是最早被拆掉的城門,但中華路上曾經聳立了八座連棟的建築物,坐火車往返臺北車站時,無不注視著那驚人雄偉的建築,彷彿是西城牆復活一般;這八連棟的建築,即是二十世紀末為人熟知的中華商場。

西元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敗退臺灣,為了安置大量的軍民、流民與移民,便在當時的縱貫鐵路沿線,搭建多間簡陋的竹棚木屋,作為流民暫時的棲身之所。當時以低廉的價格出租給流民,並允許經商,隨著越來越多人前來經商,棚戶也漸漸被改得面目全非,甚至一度影響到火車視線、危及人行安全,成為臺北市的「盲腸」。

最終,政府下令重新整頓,經過八個多月的工程,中華商場於一九六一年四月完工。中華商場維持著住商混合模式,一二樓為店面、三樓為住宅區,為當時大臺北地區最大的公有綜合商場,裡頭匯集了各種商品與服務,無論有什麼民生物品需求都能被滿足。

繁榮了三十年的黃金歲月,中華商場依然受到了時代變遷的挑戰,建築物年久失修,再加上管理無序,相比新開發的東區商圈,「都市盲腸」之名再次回到中華商場身上,開始傳出拆除商場的聲音。

經過再續約、居民抗爭,但革命情感仍不敵都市革新的力量,中華商場正式於西元一九二二年十月走入歷史。無論是在中華商場生活了三十載的居民,還是時常光顧的市民,無不面帶複雜、不捨的悲傷神情,看著中華商場最後一眼。

日本政府將阻礙都市發展的城牆拆除,改建寬廣的三線道;後來的國民政府為了人民生計,在三線道上蓋起了連棟建築,最後再次因都市革新而拆毀,不免讓人感嘆歷史的軌跡。就如同北門提醒了臺北人的共同歷史一樣,中華商場也是許多人生命經驗中共同的歷史,從電視劇《天橋上的魔術師》造成的轟動來看,集體記憶確實連結了許多個體,促進了彼此的認同感。

北門周邊的城中地區與西門町,充滿了清政府、日本政府、中華民國政府為臺北城披上的一層層印記,可以看到清政府遺留下來的北門、日治時期打造的三線道與建築、還有國民政府一手建立又拆除的中華商場、改建後的城門等等;隨著這些痕跡的堆疊,造就了當代臺北的面貌。

註1. 又稱為三線道路,指日治時代初期興建的四條臺北市區主幹道路,當時利用臺北府城城垣遭拆除後,利用其空間,在原址改建為由安全島分隔成三條道路。

|作者

初踏入現實的梘尾之子,從攝影、觀光與旅行觀察當代社會,希望在快速變動中寫下緩慢的一筆紀錄,讓過去繼續在未來存活。

|繪者

畫畫、聽音樂、觀察,用自己的風格轉譯世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