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環境

多一塑不如少一塑,從日常出發的永續行動指南!

2024earthday

撰稿/大浪聚編輯部

繪圖/蕭伊彣,攝影/余家萱

編輯/大浪聚編輯部,2024.03

 

近年來,塑料廢棄物造成的嚴重污染已經擴展至全球,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裡,我們往往急於追求顯著的改變,卻忽略了微小行動的價值。然而,若能持之以恆地堅持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舉動,正是實現深遠影響的關鍵所在。大浪聚長期關注人文與生態永續議題,隨著2024年地球日的到來,呼籲大家從日常生活開始嘗試減塑。我們相信「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則走得遠」,只要大家願意改變、隨手減「塑」,不僅僅是愛護地球,也是對未來世代的一份承擔。

|2024全球年度行動主題:多一塑不如少一塑

地球日在今年邁入第五十四屆,迄今累積近兩百個國家、超過十億人共襄盛舉。然而,人們在生活中經常因方便性使用塑膠袋和塑膠瓶,往往忽略了這些塑料廢棄物對地球生態環境造成的嚴重污染。今年的全球年度行動主題為”Planet vs. Plastics”,中文定名為「多一塑不如少一塑」,旨在強調為了人類與地球的健康,應盡快終結塑膠產製,給予下一代零塑的未來,蘊含對環境污染的深刻關懷。

|地球日的由來

四月二十二日地球日源自西元一九七二年美國的集體環境保護運動,並於九〇年代逐漸推廣至全球。儘管近年來全球環保意識有所提高,但在全球化和各種社會經濟結構的限制下,當今與未來的環境仍面臨許多嚴峻的挑戰,我們需要更多創新的思維與方法,並且付諸於行動!

延伸閱讀〈讓重複使用取代拋棄,青瓢環保餐具租賃的創業之路〉。

 

|為什麼減塑這麼重要?

根據聯合國的統計數據1 顯示,光是去年,全球共使用了五千億個塑膠袋,有一千七百萬桶石油用於塑膠生產當中,這些都導致了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此外,每年約有一千三百萬噸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對海洋、河流等水域生態系統造成了嚴重污染,導致其吸附二氧化碳的功能受到損害,加劇氣候變遷和環境汙染等問題。 塑料廢棄物是一種嚴重的環境汙染源,主要原因在於它幾乎無法被完全分解,而且會隨著陽光長期照射逐漸脆化、分解、破碎變得愈來愈小,最終形成塑膠微粒(尺寸小於五毫米之塑膠物質)。這些塑膠微粒飄散到世界各地的陸域和海洋,隨著食物鏈逐漸累積在生物體內,最終還可能進到我們人體造成永久的傷害。
media

由無包裝市集裸裸實驗市發起的淨灘活動,現場可以見到滿滿的塑料廢棄物。

|聯合國制定《全球塑膠公約》,將在2024年出爐

西元二〇二二年二月,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全球塑膠展望:到西元二〇六〇年的政策情境》(Global Plastics Outlook:Policy Scenarios to 2060)顯示,全球塑料廢棄物預計將西元二〇六〇年從三點五三億噸翻倍成十億噸,而這些塑料廢棄物只有一成得到有效再利用。 為了應對這一挑戰,聯合國於同年三月開始制定首部具法律約束力的《全球塑膠公約》2 ,目標要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全球文書談判,其中涉及塑膠汙染(包括海洋環境),規範將涵蓋三個層面:「國家制定塑膠減量計畫」、「全面規範塑膠產品生命周期」、「促使消費者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

|資源回收物的困境:你的分類真的有被完全再利用嗎?

全球減塑行動不斷推進和擴展,臺灣自推出全面實施垃圾強制分類和一般廢棄物源頭管理措施迄今已有十八年,雖然在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例如在英國環境顧問公司Eunomia的全球回收率排名報告中顯示,臺灣的資源回收率高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德國(百分之六十六),還被國際知名媒體《華爾街日報》讚譽「垃圾處理天才」(The World’s Geniuses of Garbage Disposal)4 ,卻面臨再利用率低迷的困局。根據環境部資料統計,西元二〇二〇年,全臺一般廢棄物回收率超過五成,達百分之五十七。事實上,許多資源回收物因分類過雜或處理成本過高,最終仍以焚化和掩埋為主要處理方式,再循環利用率其實不高。 要徹底解決問題,除了從源頭減量,也需要加強資源回收物的細分類和循環再利用率,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再生材料的品質,也能增加資源被循環利用的次數,從而有效減少垃圾焚化量。思考如何解決資源回收困局,將垃圾危機轉為循環經濟的契機,除了考驗政府,也需要民眾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實現減塑的目標。
media (1)

唯有從源頭減量,才有機會減緩塑膠對全球環境的衝擊。

|想要友善環境,卻面臨裸裝零售的限制與挑戰

然而,同樣是提倡垃圾減量的裸裝零售商店卻面臨著各種限制與挑戰,隨著環保意識近年來逐漸抬頭,許多消費者開始關注產品的包裝和成分,也帶動了無包裝商店的興起。無包裝商店採用新型態的綠色消費模式,販售像是生活日用、食品等商品,然而,洗沐用品卻因受限於現行法規,使得無包裝商店無法以裸裝方式進行販售。

142507635 1499100690429754 5350327419835379615 n

三時生活實驗室發起洗沐用品分裝販售合法化修法預連署,希望能改善現行法規對裸裝的限制
(圖由裸裸實驗市提供)

根據化妝品衛生安全管理法規定,洗沐相關產品只能在合乎特定規格的工廠進行分裝,食品卻只需遵循法規要求,標示品名和原產地即可自行分裝和販售。在洗沐用品管制比食品還嚴格的當下,相關的政策和議題需要更多機會被大眾了解和討論,從中尋找兼顧衛生安全和塑膠減量的可能性。在全球擺脫疫情邁入新永續發展時代的當下,裸裝零售的概念正蓬勃地在世界各地重新萌芽,若能進一步普及,促使更多人願意投入友善環境的消費模式,將有助於突破全球的減塑困境。

延伸閱讀〈減量無悔:從洗沐用品看臺灣裸裝商店與現行法規的衝突與機會〉。

|寫給初學者的十項日常減塑行動

除了仰賴政府研擬相關法規、政策,採取預防措施,民間企業乃至個人的行動也相當重要。那麼,面對眼前的塑膠氾濫危機,想要在日常生活中加入減塑行列,可以怎麼做呢?減塑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日常生活開始嘗試,慢慢減少對一次性產品的依賴,才能走得長遠,依循這個原則,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新手也能無痛上路的行動指南!

居家時······

  1. 落實資源回收:強化塑膠物品回收,做好垃圾分類,讓塑膠包裝確實循環再利用。
  2. 節約洗滌用品:減少每次使用洗潔用品的量,可以延長單個塑膠瓶的使用壽命。
  3. 抹布取代紙巾:清潔環境時選擇使用抹布,可以减少使用含塑料的一次性濕纸巾。
  4. 試試絲瓜絡吧:絲瓜絡以自然材料製成,洗淨能力媲美人工海綿,可降低塑膠消耗。
  5. 租賃代替購買:租借循環行李箱或家具家電,減少閒置資源與過度消費。
277524640 1815517985454688 2879992848016225141 n

絲瓜絡以自然材料製成,對環境無負擔。
(圖由三時生活實驗室提供)

外出時······

  1. 選擇綠色消費:購物時選擇履行環境永續的品牌或無包裝商店、二手市集等等。
  2. 自備環保容器:隨身攜帶使用環保袋、環保杯、環保餐具,延長物品的使用壽命。
  3. 重複使用包材:在郵寄、收納、購物時重複利用防撞泡泡紙和塑膠袋等包裝材料。
  4. 內用取代外帶:盡量選擇在餐廳內用餐,減少使用店家提供的一次性外帶餐盒。
  5. 少用塑膠產品:減少使用塑膠袋和免洗餐具等一次性產品,減塑之餘也減少浪費。

 為了提倡減塑行動,今年暑假,裸裸實驗市將舉辦「邁向永續的生活市集」,邀請致力於推動永續生活的團體和店家共同響應。透過行動,試圖從法規、制度面及消費層面回應裸裝困局,詳細活動資訊都將分享在臉書粉絲專頁 @裸裸實驗市,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們共襄盛舉!

320764009 1036508823979529 6061986507353834198 n

裸裸實驗市將於今年暑假舉辦「邁向永續的生活市集」
(圖由裸裸實驗市提供)

從日常生活開始減塑,做好友善環境的行為、讓環境永續,地球生態才能生生不息。

・查看更多關於地球日相關資訊

・延伸閱讀:專題〈辛丑年—跨出舒適圈的12項綠色改變〉

資料來源

  1. General Assembly of The United Nations, Plastics
  2.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February 6, 2024), Sulan Chen, Mirja Neumann, Murat Okumah,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for plastics pollution?
  3. eunomia, Recycling – Who Really Leads The World?
  4. The Wall Street Journal(May 17, 2016), Kathy Chen, Taiwan: The World’s Geniuses of Garbage Disposal.

|作者

透過傳播之力,以大眾能理解的邏輯和語彙,提供系統性的觀察報導與分析,企圖引發社群討論與思辯,為人與環境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衝突間找出改變的機會。

|繪者

畫畫、聽音樂、觀察,用自己的風格轉譯世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