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域見・走讀專欄】聖王公與尫公

編輯/林元劭 2023.05;照片/林元劭

|【振新文史】新店與安坑,你不能遺忘的歷史。

早期的新店,除了有萬新鐵路的加持使得當地產業發展興盛,亦在水圳灌溉、耕商有道,當地也出現大量運煤鐵道,而龜山到福山路段是由日本三井集團開墾,並簽屬三百年的合約。

新店有許多遺址與日據時期、民國初期相關,各點到各點的文史脈絡皆可做串聯,但在現今社會,要如何挽救即將被遺忘的歷史?暗坑文化工作室創辦人-吳柏瑋將透過這次的走讀活動,以新店流域為界,訴說新店與安坑的來龍去脈。

|水圳周遭發展脈絡

清乾隆年間,郭錫瑠除了引流新店溪河水作為灌溉使用,亦延伸至景美溪於當地興建水利設施-梘,而景美溪位於下游路段被稱為「梘尾」,造就了「景美」名稱的由來。

在前往瑠公圳的途中,我們看見一座古老的建築,「這是萬善同歸所,為早期因械鬥、瘟疫等天災人禍導致部分無人收屍者,共同埋葬的地點。」現今的科技、醫療發達,許多疾病皆可及時治療,我們很難想像這些資源對於早期的人來說如此遙不可及。

位於萬善同歸所不遠處的「瑠公圳」水道,從一旁的階梯往下走即可看見清澈的水道、周圍的自然布景,柏瑋老師將此處欲傳達的重心放在水圳旁的樹木、建築以及規章。

「水圳有人管理,且水圳10徑以內是不能蓋東西的。」原來除了當地政府以外,還有其他人在管理水圳,如此我們才能持續看見潔淨的水源跟整潔的環境。

瑠公圳水道的中段有幾顆聳立的樟樹,「這些樟樹有跟政府申請,所以是不能砍的,你們看,上面還有貼政府管制的告示。」樟樹散發的味道,彷彿整個空氣都被淨化,且從它的外表可以看出已經存活百年,是歷史的一種呈現。

|日本國民政府與周家糾葛

蔡金木宅,是新店重要文史遺跡之一,背後的故事可說是精彩絕倫。

「當時的耕商大地主-周家要跟日本國民政府租地,但國民政府的條件是讓陳中尉(陳儀)進入周家,此舉動使當地居民極度不滿,於是放火將周家燒毀。」「後來當地仕紳林有土欲擔任和事佬,與陳中尉談判,正當林有土伸手將名片從衣服內拿出,陳中尉誤以為他要亮武器,於是先一步將其殺死。」雖然歷史有它的殘酷性,但每一步皆有跡可循、有它存在的道理……

|空軍公墓-冷戰時期的悲哀

空軍公墓旁的安坑刑場,為陳儀(陳中尉)生前的最後一個目的地…

「一日,陳儀受邀參加活動,在旅途中陳儀並未發現異樣,並且當天身穿西裝,直到通過碧潭橋才發現是前往刑場的方向,但他並未反抗,且已經來不及逃脫,於是就在抵達後被引導至刑場槍決。」

陳中尉的故事到此,映入眼簾的是擁有日式建築風格的空軍公墓(也就是以前文山神社遺址),此處顧名思義為空軍埋葬點,特別的是,「這裡也是冷戰時期黑貓中隊跟黑蝙蝠中隊英勇赴死成員的埋葬地點,不用熟知歷史,但一把青電視劇總要看過吧~裡面就是在講這段歷史。」

平時除了掃墓,實在很少踏入如此大型的墓園,不同的是,這裡多了一種神聖、堅忍不拔的氣息,在進入墓地的瞬間,彷彿當時的歷史就在眼前放映,強大的震撼度足以使人熱淚盈眶。

|漳州信仰-太平宮

早期安坑地區多為漳州人,當時環境險惡、瘟疫肆虐,於是請來開漳聖王坐鎮,後來為外五庄主要的信仰中心。(下一篇會以內五庄為主軸說明)

1853年泉漳械鬥導致神像遭破壞,現今看到的神像已經是清代再造。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據時期皇民化運動的推行,使太平宮不得不更名,並供俸觀音佛祖,這就是為何今日的太平宮有著多元信仰的原因之一。

其中較有趣的是太平宮大門外有著兩座狛犬,是從文山神社遷移至此,為日本神獸。

早期安坑地區多為漳州人,當時環境險惡、瘟疫肆虐,於是請來開漳聖王坐鎮,後來為外五庄主要的信仰中心。(下一篇會以內五庄為主軸說明)

1853年泉漳械鬥導致神像遭破壞,現今看到的神像已經是清代再造。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據時期皇民化運動的推行,使太平宮不得不更名,並供俸觀音佛祖,這就是為何今日的太平宮有著多元信仰的原因之一。

其中較有趣的是太平宮大門外有著兩座狛犬,是從文山神社遷移至此,為日本神獸。

|神秘的情報蒐查處-清風園

外觀森竣的清風園,連當地居民也不是很了解它,就這樣過去了80多年…

「一開始的清風園作為醫療用途使用,主要是治療肺結核等不治之症的養療所,也曾有一度是精神病院,後來國民黨接管其當作軍營駐紮處,一去不復返,從此爾後皆為軍營辦事處。」「清風園在1960年代化身為國防部電訊發展室,當時培訓許多特務跟情報員,工作內容就是監聽中共,是國家重要基地。」

截至目前為止,清風園依舊保持神秘感,就連站在外面也不能拍照,但經過柏瑋老師的講解後,至少對它的認知已不再陌生。

|地方文史不能亡

在逐漸被遺忘的地方文史,好在仍有致力於復甦地方創生的推動者,不論是文魁老師、富承老師、柏瑋老師、國超老師、景澤的夥伴甚至參與活動的每一位成員,感謝我們還有機會搶救、感謝我們活在資源豐富的時代、感謝地方文史讓我們不忘初衷……

|參考文獻

|作者

林元劭

願透過文案的力量推動社會,讓ESG、SDGs、地方創生不再只是憑空想像。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