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臺灣展開了高速的經濟發展,大量引入工業生產活動,城市也開始快速擴張,不免也開始有大量污染進入河川,位於高速發展的大臺北地區的淡水河首當其衝,受到工業與民生污水的侵入,加上上游水資源大量被取用,造成河川基礎流量有限,使得淡水河常年處於嚴重污染河川的狀態,到近年才逐步改善。
同時,也開始有許多不同的人士開始關注淡水河的生態,其中淡水河與基隆河交會之處的關渡周邊濕地,成為自然觀察者與賞鳥者的天堂。伴隨著當時國際保育概念逐漸抬頭,臺灣亦興起了公民的環境保育運動,政府也順勢開始進行相關保育區的劃設。
當年的關渡濕地雖然已經是賞鳥勝地,但仍受到傾倒廢土與垃圾等人為干擾的行為影響,在民間團體的關注下,於1983年指定為水鳥生態保育區,並於1986年以堤防為界,將其南側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劃設為自然保留區,以北則由臺北市政府、研究單位及民間組織,進行了十多年的自然公園規劃與推動,包含最後透過土地徵收的方式進行,終於於2001年開始營運,也就是今天大家熟知的關渡自然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