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環境議題

「地球一小時」全球關燈點亮萬物生態

臺北北門響應關燈,於活動當晚八點三十準時熄燈。

響應全球環保盛事「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荒野保護協會在3月27日於臺北記憶倉庫戶外廣場辦理「為地球留下那一點綠」系列活動,邀請大家從關上不必要的燈做起,現場估計參與人數達800人次。晚間八點半至九點半的關燈重頭戲,臺北市以北門(承恩門)周邊古蹟為主,包括臺北記憶倉庫、臺博館鐵道部園區、臺北郵局及撫臺街洋樓等,都關上周邊投射燈共同響應盛事。新竹、嘉義、高雄、花蓮也各有街區響應「關燈一條街」,加上於線上承諾關燈的響應單位,全臺約有1,300個單位於當晚關燈。

延伸閱讀:光明與黑暗相遇:古蹟該不該在夜間打燈?

荒野保護協會在新聞稿中表示,此次關燈活動不乏大型連鎖企業響應,顯示全民對環境議題的重視及用心。根據臺電提供數據,在關燈的一小時中,全臺用電減少約12.5萬度,相當於每人11年的使用量(資料來源:經濟部能源局,108年平均每人用電量為11,255.5度,平均日用電31度)。顯示民眾不該因善小而不為,在生活上只要透過自身行為的小改變,群體的力量就能與地球產生更深刻的連結。

除了非營利組織主辦的關燈活動,企業界方面,多年來響應活動的美妝業者歐萊德(O’right)今年也偕同攜手新北市政府和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共同倡議,於新北市政府前廣場進行關燈,從新北市板橋區市府大樓周邊新北大橋等13座光雕橋梁,串聯府中15、新北市立圖書館等文化場館,以及三重、土城、新五泰等7處國民運動中心,到臺北101大樓和總統府,都在八點半時熄滅了燈光。

「Earth Hour地球一小時」是自2007年由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於雪梨發起的全球性環境公益活動,一開始為喚起世人對氣候變遷的關注,如今倡議議題更擴及到自然環境的保護。根據官方網站表示,今年響應單位遍及全球192個國家與地區,創歷史新高。串聯活動之一的影片「The Virtual Spotlight」,強調自然環境消失和大流行病之間關連,也創下在24小時內就有240萬觀賞人數的紀錄。

The Virtual Spotlight 影片強調自然環境消失和大流行病之間的關連。

「為地球留下那一點綠」活動中的「裸裸x野市集」以友善環境、在地飲食、天然清潔、不廢創生為主,並結合環境教育的推廣及體驗活動,分享對環境永續的理念;「濕地!我的家」論壇,邀集川流之島流域學校、台灣觀樹基金會、生態研究者和荒野保護協會棲地專家等人,以深入淺出的分享和遊戲,和民眾討論生活週遭濕地中的豐富生態以及面臨的困境。「為自然發聲」音樂分享會,則邀請金曲歌手舒米恩及新世代網紅SALU成員林子竣,透過影像及歌曲傳達對於自然的關心。

「裸裸x野市集」聚集具有永續理念的品牌與環境教育體驗。

荒野保護協會理事長劉月梅表示:「電能帶來生活上的便利性,但若是在電力使用上沒有節制,因而增加產電的需求,過程對環境將產生如空汙、噪音、霾害、酸雨、生物棲地受到干擾等問題。我們應該朝著生態永續目標努力,日常節能是一種經濟、環保又友善環境的方案,隨手關掉不必要的燈與電源,減少生活中不經意的浪費。」

荒野保護協會除了鼓勵民眾在3月27日地球一小時關燈外,在今年上半年度規劃一系列環境守護活動,包含36場的「打開你的夜視鏡」夜間觀察活動、11場認識氣候變遷系列講座及「土地上的微革命」線上影展等,期望藉由活動推廣,將節約能源、減緩氣候暖化的實際做法帶入生活中。

「濕地!我的家」論壇與現場民眾分享關於濕地生態多面向知識。
代表一小時的活動燈箱「60+」,有意識地選擇以太陽能驅動發光的燈泡。
歌手舒米恩獻唱,用溫暖歌聲與民眾分享對土地的感受。
許多民眾在活動當天走出戶外,與世界一同關燈。

|作者

對生物和演化著迷,對自然的力量敬畏。學著聆聽然後把故事說好,希望能觸動聽故事的人一點思考。如果可以,在各種真實中,借文字一起浪漫浪漫。

發表日期:2021.03.29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