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者-呂其正

臺灣大學社會系與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畢,研究興趣包含臺北的聚落變化、地景變遷、建築風格等,喜歡說話,喜歡向大家介紹導覽老臺北的風光面貌,現經營粉絲團「歷史小豬愛說話」並在景澤創意大浪聚擔任專欄作家,撰寫與城市發展相關景點的前世今生。

臺北汀州路蜿蜒綿長,道路雖不寬,車流量倒不容小覷,沿途經過臺北城南紀州庵一帶住宅區,許多臺大、師大學生正是傍著這條路,選定在北部的棲身之地。這條路的前身,是過去連接萬華到新店的「萬新鐵路」,仔細觀察汀州路,會發現路基相較於兩旁高度稍高了點,隱約能察覺到些過去鐵路時代平交道的痕跡。

臺北市是全臺灣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城市,這座由盆地發展而成的都會區,每個清早湧入數以萬計的人潮,隨著一日工事的結束,再陸續流出結束夜生活的零星幾許人丁。不論從地圖、窗邊、或者機車座墊上,臺北看起來都很小,人們倏地進出,望著過橋的光景發呆,偶爾羨慕河川的平靜,再重新迎向生活。

碧潭,一處位於新店的名勝,自日本時代開始就是觀光八景之一,往來人潮眾多。曾有日本時代遊客描述自身自台北車站搭上往碧潭的觀光巴士後,沿途經過南菜園、台北帝國大學、水源地、文山後,不知不覺就到目的地,下車一看,眼界大為豁然,有漁舟、香魚、秋風,還有獅山山景與湖邊勝景,描述之中,可以知曉日本時代觀光產業下已經可以滿足市民出外觀覽郊外之心情與市區、郊區之別。

1888年,在清末劉銘傳新政下,臺北東門裝設由燃煤發電機帶動的電燈,但持續時間很短,1891年就被接任的巡撫取消。到日治時期,總督府為了總督官邸、臺北醫院,還有製作鴉片,於1897年設置了臨時用來發電照明的蒸氣發電機,以供鴉片能繼續生產販賣。

清領時期,臺灣逐漸成為中國沿海居民向外開拓與移居的新天地。在尚未深入內陸、與原住民發生衝突前,他們居住在臺灣西部沿海一帶,將八里坌(八里的舊稱)、鹿港與鹿耳門作為貿易港口,行駛戎克船到中國的五虎門與廈門等貿易集點。直到他們開始耕種、採集臺灣特有農作物後,才逐漸前往河流上游定居。
水,是人類定居、城市發展的要素之一。如今走在臺北繁華熱鬧的街道上,你很難聯想起這裡曾是湖澤之地、有過阡陌稻田,過去流經市區的水圳也幾乎被地下化,絲毫不見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