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專題議題

臺灣音樂宣傳界的拓荒者:陳和平

撰稿/楊淳

攝影/景澤創意團隊

製圖景澤創意團隊

編輯/景澤創意團隊,2024.08 

|陳和平老師的職業生涯

       陳和平老師,於1966年進入海山唱片公司工作,擔任宣傳部主任,他提及他從16歲就開始舉辦演出,並曾經為多位著名歌手如鳳飛飛、白嘉莉等安排演出等相關事宜,不僅有豐富的演出和宣傳經驗,也是歌廳、電臺等音樂行業與文化的見證與推動者。見證了臺灣露天歌廳文化的興衰以及臺灣音樂產業的發展。

宣傳先驅:陳和平的打歌策略

       電臺是過去歌手宣傳自己作品的重要平臺,當時的宣傳管道十分有限,因而可以說上電臺宣傳打歌是歌手成名的必經之路。

        陳和平老師談論到他經常帶著歌手跑遍全台灣的電臺打歌,可能周一到周三帶著一位歌星從臺北出發一路至屏東後再回去,週四又再帶另一位歌星出發,並說不像這樣打歌不會紅,而這樣的推廣與宣傳方式,不僅讓歌手的知名度迅速提升,也可以為電臺節目帶來了豐富的內容和高聽眾收視率,是臺灣最早的打歌團。

        另外老師也提到,當時臺灣的娛樂不多,電視尚未出現,聽電臺就是大家最大的享受,所以在電臺一播,大眾常聽而熟能詳,便覺得不錯,久而久之就一定會紅,要紅就要靠宣傳,陳老師回首他在海山唱片公司負責宣傳的工作,不免感嘆這是一件快樂又痛苦的事情。    

電臺宣傳的黃金年代

       當歌手走紅、有知名度後,演出收入也會大幅提高。電臺也會舉辦大型歌唱會,邀請當紅歌手參加,據陳和平老師所說,當時基隆的電臺找他舉辦演唱會,邀請白嘉莉的價格為三萬元,當年謝雷的〈苦酒滿杯〉家喻戶曉,亦是他透過電臺宣傳而來的,當時他要求電臺每個節目每小時皆播一次〈苦酒滿杯〉,一個月支付電臺三千元,這個價格對於民國六零年代,作為海山唱片的宣傳經理,一個月薪水兩千元的他和電臺而言,這些活動需要支付的相關演出費用相當可觀,同時也會帶給電臺巨大的商業回報,可見歌星受歡迎的程度。
       但陳老師也說在歌星還沒走紅之前 電臺是不會主動找他們上電臺的,而他的工作就是把老闆指定力捧的歌星捧紅,歌星成名後就會受到邀請至電臺所舉辦大型公演或是到全省各地的歌廳夜總會作秀。

       陳和平老師在22歲時,轉行開設音樂教室,過往和他合作過的電臺也幫助他在電臺上招生,當時他創作了幾首歌,電臺就放他的歌宣傳,一播放就客滿,時值今日他的音樂教室也已經經營了六十多年。除此之外,他為了提供學生們一個表演的機會,他過去也曾四處至廟口演出,並在士林慈諴宮連續演出48年,老師笑稱這也是現代仍保留著的一種露天歌廳。

       陳和平老師的職業生涯,可以說是臺灣音樂文化發展的見證人,發掘、培養並引領了無數歌手,也是向電臺打歌、宣傳行銷的開山始祖,作為製作人、宣傳經理、老師、作詞作曲者等多方角色,推動了臺灣音樂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對臺灣樂壇有卓越貢獻。

 

淡水河濱露天歌廳的誕生

       根據陳和平老師所述,河濱露天歌廳文化緣起可追溯至1945年,此時洪德成正好從日本回臺灣,他見到弟弟洪一峰於那卡西界的表現,加上自己也有歌唱劇的演出經驗,於是兩人興起組樂隊表演的念頭。

       兄弟二人首開河濱演唱之風,利用歌手駐唱以及淡水河景色吸引人們來此休憩,因為興趣所至,所以也不收費,他們在河濱空地上搭建簡易的舞臺,並招募幾位喜愛音樂的朋友,如鄭日清等人,也於下班後一起在淡水河邊表演、演戲。

       處於戰後的臺灣社會正百廢待興,人民並無太多娛樂可尋,於是每到黃昏時分,民眾就會聚集在此地等著聽歌——在臺北第一水門、第二水門的淡水河畔旁,襯著落日餘暉的演唱聲,就是河濱露天歌廳的起點。

淡水河濱露天歌廳的運營

        由於未向觀眾收費,為求長久經營,於是經洪德成幾人討論後,決定販賣歌本的方式用來補貼演出的支出和工作人員的費用,這些歌本從刻鋼板、插圖、裝訂等皆由他們獨力完成,每本售價為一元,累積起來也有不少的收入能夠維持露天歌廳的運作。陳和平老師也分享了他自己模仿他們製作出的歌本,他製作歌本的目的不用於販售,而是於歌本後撰寫他開設歌唱教室的課程資訊,作為宣傳的方法,成效也不錯。

        另外,也提供租借椅子和販賣茶水的服務,如果想要舒適一點享受表演的,支付一元就能買一個座位連同一杯青草茶,而舞臺旁邊也有攤販在販售小吃和枝仔冰等,生意和收入累積起來也頗為可觀。

        不收門票,依靠售賣歌本、枝仔冰、青草茶等各種零食來盈利,就是露天歌廳獨特的經營形式。     

 

露天歌廳的興與落

       洪德成兄弟倆所經營的露天歌廳隨著1947年二二八事件的爆發,因為社會動亂不安而一度沉寂,但因為當時娛樂甚少,隔年就有樂師於螢橋附近成立新的露天歌廳,大致上皆比照洪德成先前經營的形式運營,剛開始生意頗為興隆。

       時隔一年,因為位置上較為偏遠且節目內容較無吸引力,所以觀眾逐漸減少,生意不太理想,於是螢橋的幾位股東們決定改變節目內容,轉為表演上海的國語流行歌曲藉此吸引來自大陸的人民,並發放宣傳單的發放效果顯著,觀眾逐漸增加,生意好轉,幾乎每晚都高朋滿座。這份商機促使螢橋周邊陸續開了二十多間歌廳,愛聽歌的人多,幾乎每天都座無虛席。

       然而,幾年內就因為播放音樂與歌唱的聲音過於喧囂,引起水門外居民不滿,並紛紛向政府投訴,不久後水利局就命令拆除歌廳,業者也繼而另尋場所繼續經營,並有業者於1955年在中華路旁開設臺灣第一間室內歌廳——蓮園大歌廳。雖然環境改善吸引了歌迷重聚,但由於歌聽數量繁多的競爭和節目太過單一,蓮園大歌廳和其他家歌廳陸續因虧損而倒閉,露天歌廳的文化至此式微。

        回顧淡水河濱的露天歌廳文化,雖然其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不過十餘年的時間,但這些歌廳除了是1950-1960年代裡臺灣少數的娛樂,為許多人帶來美好的回憶,同時也衍生出更多的表演形式,作為歌廳文化的先驅,反映了大稻埕一帶社會和文化的變遷,開拓了更多樣的休憩空間和娛樂,為臺灣早年的娛樂奠基了基礎。   

|作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