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德成兄弟倆所經營的露天歌廳隨著1947年二二八事件的爆發,因為社會動亂不安而一度沉寂,但因為當時娛樂甚少,隔年就有樂師於螢橋附近成立新的露天歌廳,大致上皆比照洪德成先前經營的形式運營,剛開始生意頗為興隆。
時隔一年,因為位置上較為偏遠且節目內容較無吸引力,所以觀眾逐漸減少,生意不太理想,於是螢橋的幾位股東們決定改變節目內容,轉為表演上海的國語流行歌曲藉此吸引來自大陸的人民,並發放宣傳單的發放效果顯著,觀眾逐漸增加,生意好轉,幾乎每晚都高朋滿座。這份商機促使螢橋周邊陸續開了二十多間歌廳,愛聽歌的人多,幾乎每天都座無虛席。
然而,幾年內就因為播放音樂與歌唱的聲音過於喧囂,引起水門外居民不滿,並紛紛向政府投訴,不久後水利局就命令拆除歌廳,業者也繼而另尋場所繼續經營,並有業者於1955年在中華路旁開設臺灣第一間室內歌廳——蓮園大歌廳。雖然環境改善吸引了歌迷重聚,但由於歌聽數量繁多的競爭和節目太過單一,蓮園大歌廳和其他家歌廳陸續因虧損而倒閉,露天歌廳的文化至此式微。
回顧淡水河濱的露天歌廳文化,雖然其在歷史上存在的時間不過十餘年的時間,但這些歌廳除了是1950-1960年代裡臺灣少數的娛樂,為許多人帶來美好的回憶,同時也衍生出更多的表演形式,作為歌廳文化的先驅,反映了大稻埕一帶社會和文化的變遷,開拓了更多樣的休憩空間和娛樂,為臺灣早年的娛樂奠基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