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在臺灣活得平凡、來往得頻繁,其實得歸功於政府與保育人士辛苦守護的成果,打造了一片保育天堂,在進入這個話題之前,分享一則黑面琵鷺的逸聞,若以略帶國學常識的視角來看黑面琵鷺這個名稱,有一說「琵」是連綿詞,不應該單獨使用,就好比「蝴」跟「蝶」,所以應該稱這種鳥為「黑面琵琶鷺」,就生態結合人文的視角而言,是個有趣的切入角度。
全球關注
黑面琵鷺在國際間的關注度相當高,牠們並非遍佈全球,僅出現在東亞地區,且有一點較為顛覆我們所知,我們常見的黑面琵鷺棲息在灘地,然而牠們產卵卻是海島上,如同燕鷗科一般。主要棲息在香港、越南、臺灣,因為早期整個亞洲沿海地帶都如火如荼地進行開發建設,海埔新生地、填海造陸、機場、工業區,各種工業活動導致黑面琵鷺的棲地受到破壞,據1989年時,香港觀鳥會成員Peter發表在香港觀鳥會的文章,蒐集得到的數據顯示東亞的黑面琵鷺數量僅有288隻,而臺灣當時就佔161隻,臺灣的棲息地對黑面琵鷺重要性可見一斑。
臺灣的重點保育
來到臺灣的黑面琵鷺主要棲息在臺南七股的曾文溪口一帶,適逢當時台南縣政府七股濱南工業區的開發計畫,一場保育和開發間的權衡角力就此展開,保育行動一場接一場的進行,黑面琵鷺受到的關注日趨升高,其保育價值綜觀全球幾乎無可比擬,終於,政府於2009年劃設臺江國家公園,替黑面琵鷺留下一片棲身之地。
農民與水鳥
黑面琵鷺與臺灣漁民算是和諧共存了好一段日子,當地有名的虱目魚養殖漁業、道地的虱目魚料理時至今日仍是我們去臺南遊憩時的熱門選擇,黑面琵鷺也藉此享有魚塭中的下雜魚等食源,然而近年來許多漁民轉作經濟價值高的文蛤、龍膽石斑等,需要較深水域的水生生物,引發黑面琵鷺食源短缺的問題,利益當前,政府見招拆招,透過政策引導漁民發現保育黑面琵鷺潛在的經濟價值,比如臺江國家公園發行的黑琵牌虱目魚罐頭,以高於市面上價格的售價販售,並將部分收入回饋在黑面琵鷺的保育,透過建立生態友善商標,讓農民在獲取在獲取利潤之餘,重回淺坪養殖的方式,在黑面琵鷺來臺度冬時配合曬坪,讓水位維持在20公分以下,以便黑面琵鷺捕食魚塭中沒有經濟價值的下雜魚,默默地培養起在地漁民們生態保育的意識,達成「三生」—生活、生產、生態一體的生態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