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環境議題

了解後,你就會有保護「她」的衝動——專訪海湧工作室,重建人與海的友善關係

淨灘對於海湧工作室而言是不能停下來的志業。圖/海湧工作室提供。

文/編輯部,2020.12.08

致力推廣海洋廢棄物議題、海洋保育的「海湧工作室」,在臺灣各處淨灘、辦講座、走訪焚化爐,甚至到國外旅遊時亦觀察垃圾處理方式。工作室創辦人陳人平和郭芙在訪談時笑稱,他們做著無上下班的血汗工作。原諧音海浪的海湧之名,也在兩人口中自嘲為「血湧」,然而這股為海奔走的動力,也始於海。

|起心動念:致力做海洋與大眾的橋樑

自小就常在海邊遊玩的郭芙,在求學及投入海龜研究時,看多了海洋廢棄物,於是希望以企業模式,邊推廣海洋保育、邊撿垃圾。而另一位創辦人陳人平,則因喜歡生物而就讀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科系,離開水產試驗所的研究工作,選擇以貼近大眾的環境教育為職,關心相同議題的兩人因而創業。

陳人平說,在研究單位工作時,為掌握人類利用海洋資源狀況,常須採樣取得數據或蒐集文獻。其不好取得、不易閱讀的特性,讓陳人平深刻感受到科學與一般民眾的隔閡及思考議題角度的斷層。相對於冰冷的資料,海廢的問題卻已然在眼前,陳人平因而認識到,海廢議題要推及到一般民眾,更為重要的是實質行動方案。

|重建人與海的緊密關係,親身體驗觸發環境自覺

「我們一直在讓大家與海洋之間關係更加緊密。」郭芙如此形容海湧。人在陸地上生活,乍看之下似乎離海很遙遠,但海灘上卻充斥著人類生活的痕跡。根據荒野保護協會於2019年公佈的台灣ICC國際淨灘行動(International Coastal Cleanup, ICC)數據,發現近70%的海洋廢棄物跟飲食有關。因此海湧不斷帶大眾走到海灘上,一次次直視問題現場,填補生活浪費和海洋廢棄物之間關係的空洞,親身體驗衝擊感官,才有可能觸發大眾對環境的自覺。

陳人平舉生活上的例子來說,僅僅外帶一碗麵,卻耗費塑膠袋、湯匙等多項一次性塑膠製品,且即使此例眾所皆知,有下一步行動的卻仍不多。但是當他們帶群眾實際走上沙灘時,面對數不清在地或明顯飄洋過海的垃圾時,許多人當下就會產生「以後要少用一次性產品」的念頭。「希望大家從認識、打招呼,從關係好開始去慢慢了解,了解了,你自己就會有保護『她』的衝動跟想要愛她的感覺,因為就跟朋友一樣。」

幼兒園淨灘活動前,聽海洋故事書。圖/海湧工作室提供。

依據不同參與族群,海湧在淨灘時會客製變化體驗內容。比如碰到大多是幼小孩童的淨灘族群,海湧會將撿拾垃圾的棉紗手套改成篩網、放大鏡、顯微鏡等,篩出沙灘中的細小碎片,比較安全又方便孩童直接觀察;如果合作單位希望帶給參與者更多教育意義,除了安排事前聽講,海湧也使用ICC海洋廢棄物監測計畫,以簡單易懂的操作工具,紀錄海灘上出現的垃圾,帶領群眾成為公民科學家,增加參與感。

|淨灘只是海廢系統一角

看見問題的單點還不夠,陳人平更撰文或在講座中沿海洋垃圾的源頭往上回溯,企圖讓大眾理解整個廢棄物處理問題的來龍去脈。臺灣負責處理垃圾的掩埋場多建在海邊、溪流口,經長時間風吹雨打後垃圾外溢,再度漂流到海上,隨潮流四散到各地海灘。若是以燒毀處理垃圾,焚化廠造成的空氣汙染和焚燒後高毒性底渣遺留,仍是不可解的問題。

綠島垃圾掩埋場,垃圾極易隨著風吹飄入海洋。圖/海湧工作室提供

陳人平認為,淨灘並非唯一解,有些團體選擇推動法規改制,有些選擇從研究著手,有些以教育為主,每個施力點都有意義,就如同淨灘後的垃圾回到處理系統可能重蹈覆轍,但他們仍認為淨灘重要:「源頭再怎麼減量,淨灘永遠要做,因為在海邊的垃圾還是要清理掉,不會因為源頭減量、法規制定或研究出爐就自己消失。」

|與小琉球結緣,親海親人帶動轉變

今年工作室利用在淨灘時的「戰利品」:瓶蓋、浮球、馬桶蓋、輪子、塑膠罐和拖鞋等海洋廢棄物,打造了一面以海龜為主角的網紅拍照牆,希望吸引民眾好奇打卡的同時,也因此對海廢議題有所認識。

早在2017年,海湧就在小琉球發行一種另類的「海灘貨幣」,欲取得在玻璃碎片上手工繪製、獨一無二的貨幣,參加者須參加淨灘比賽。此舉不僅讓參賽者更賣力淨灘,店家也群起推出折扣等優惠共襄盛舉。

海湧更觀察到島上三年一次的迎王祭典,單日就破萬人造訪,每天光吃飯就會產生驚人的垃圾。因此在2018年,他們與觀光協會、轎班等在地居民和青瓢環保杯租賃系統合作,將原先大量免洗餐具改為環保餐具,幾天活動下來,不僅沒有造成參與者的反彈,還陸續吸引不認識的人前來當洗碗志工。陳人平回憶,「我們一開始會擔心廟會拒絕,或是覺得麻煩,結果反而是別間廟經過說,為什麼你們用那麼高級的,我用免洗的……所以其實就是要做做看。」

迎王祭典使用環保餐具,志工們協助清潔。圖/海湧工作室提供。

海湧會與小琉球結下如此深厚的緣分,起初只因熱愛海龜而頻繁拜訪,但在時常淨灘與推廣之下,「久了之後,在地人就覺得我們是玩真的。」陳人平分析,若是每次舉辦活動成員都以外來客為大宗,人來來去去,活動就容易淪為點狀、一次性的活動。因此若要讓議題在地發酵,一定得了解社區、跟社區建立連結,讓當地人也參與規劃執行,「讓他們認同這件事情是大家都應該一起做的,不會是其他人的責任。」

秉持資源共享、為當地著想的意念,海湧也訓練在地人成為講師,一同為海洋保育、源頭減量努力。

|對抗海廢的長期抗戰

「你說現在淨灘很夯嗎?很夯,但是路上隨便抓一個人都沒淨灘過。所以我要說,再怎麼夯都還是少數。」

或許持續做同一件事能擴大影響力,但期待再突破同溫層的海湧,曾發想過各種行動,比如抬轎淨灘、夜晚淨灘等有趣的方式,希望觸及不同族群認知到海廢問題,期待從生活開始「無痛」減塑。

「今天有人帶飲料來給我們時,特地用環保杯裝,說是怕被無塑教主罵。」不論這樣減塑的改變初衷是甚麼,只要開始了,習慣就會慢慢養成,擴散為種子影響周遭更多的人。這份志業對海湧而言是場長期抗戰,對所有公民亦是,陳人平苦笑說,在海廢議題努力上的人,此生也許等不到問題解決,但至少努力過,接著一轉話鋒:「人又不能一直活下去,垃圾會喔。」

對應天空的海,一望無際,這場與海廢議題並行的路,對海湧來說也沒有盡頭。海邊垃圾撿不完,這兩人為海洋而執著的故事也未完。

|作者

透過傳播之力,以大眾能理解的邏輯和語彙,提供系統性的觀察報導與分析,企圖引發社群討論與思辯,為人與環境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衝突間找出改變的機會。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