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

【2022新北濕地藝術季】跨域對談系列講座二|相信滴水可以穿石,為環境發身的表演藝術之路

文 / 蔡昕縈,2022.02.08  攝影 / 簡翊真

新北濕地藝術季跨域對談系列講座第二場,邀請到「舞蹈生態系」藝術總監彭筱茵,與觀眾分享她以身體與濕地對話,用心感受濕地之美的經驗。因為從小熱愛自然與舞蹈,喜歡和不同的人與萬物共舞,大學從農藝系畢業後,彭筱茵便踏上了舞蹈創作之路。謹記「澳洲現代舞之母」伊莉莎白・陶曼(Elizabeth Cameron Dalman)博士的教誨,她以「Dance」與「Ecology」這兩顆乘載著老師期許的種子為名,創立「舞蹈生態系 Dancecology 」創意團隊,期望以跨越物種、領域、族群的「共生」為核心理念,成為循環共生的跨域共創團隊。

「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是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首次跨進環境教育跟表演藝術領域的契機,從2011年開始,一群藝術工作者發起一系列藝術行動,希望讓竹圍在地民眾,不分男女老少,都能認識位於竹圍出海口的一條溪流「樹梅坑溪」。過程中團隊實際進入環境場域的體驗,也開啟了彭筱茵對這條溪的「感同身受」,以及跨領域創作的思考:「你完全放下你原本想的事情,然後回到一個零基礎的點,大家一起去聆聽、觀察跟學習。」於是團隊第一次進入教育現場,與國小學生一起進行藝術共創;後續幾年也跟國小表演藝術老師合作,與一群國小生助教合作設計教案,讓團隊規劃出來的課程可以更貼近學生、有效傳遞訊息。當時樹梅坑溪環境藝術行動發起人蕭麗虹女士曾經說過的話,也在她心中埋下一顆種子,至今仍時時刻刻提醒著她:「藝術家和其作品,要與社會有所連結和回饋。」

彭筱茵總監分享過去團隊表演經驗(攝影:簡翊真)

以對等的本心,用人類之身化作濕地水鳥

2014年受澳門城市藝穗節邀請,舞蹈生態系團隊以生態議題創作環境劇場,希望能為在填海造陸政策下被犧牲的澳門濕地「發身」,而這也是彭筱茵第一次正式為了一個濕地「發身」的經驗。當時為了讓團隊的舞者真正進入濕地、化身為濕地中的水鳥,彭筱茵對時間感有了不同的思考,她要求團隊夥伴靜音半小時,全心投入、觀察感受濕地生態環境,才終於讓舞者們進入濕地。「如果有一座森林即將要被破壞,而我為了要呼喚大家保護這片森林,需要砍掉幾棵樹,那我願意當那個砍樹的人。」在彭筱茵對於「在生態保護區內進行藝術演出」這件事產生自我懷疑時,荒野保護協會阿孝老師的話語鼓勵了她,使她重新找回勇氣。

「雖然我們大家都知道人類對地球、對濕地做了什麼事情,但我們就是人類這個物種,所以不能忘記我們是以人類之身進入濕地,試圖告訴大家,我們認為重要的事情是什麼。」阿孝老師的提點成為指引,於是團隊抱持對等的本心,化身為棲息濕地的水鳥,用身體詮釋澳門當地水鳥與濕地生態的互動,成功引起前來逛街、旅遊的觀光客注意。彭筱茵分享,演出結束準備離開時,團隊成員注意到一位停留在現場許久的阿嬤,於是上前聊天。阿嬤一邊說話,眼淚也一邊流了下來,「她說她小時候就在這邊長大,小時候這邊全部都是天然濕地,沒有後面的賭場,也沒有人工的花園,她說她看著我們人類變成鳥的時候,有一個瞬間想到小時候的那些白鷺鷥回來了。」

成為大自然的通道,與濕地共舞

2017年至2019年,舞蹈生態系團隊受伊莉莎白・陶曼(Elizabeth Cameron Dalman)博士之邀,前往澳洲喬治湖(Lake George)進行台澳舞蹈影像計畫「Contours」的演出。對彭筱茵而言,伊莉莎白・陶曼博士是她在表演藝術創作路上的恩師,也是讓她與自己的「濕地母親」喬治湖相遇的貴人。「當你想著自然是你的夥伴時,不會做多餘的事情,你只會想著我們是大自然的一個通道,是自然透過這個身體傳遞訊息。」籌備途中,恩師的話語解開了彭筱茵對於「人要如何用微小身軀,在廣袤的濕地之中與天地溝通」的疑問,翻轉了她對於自然環境的認知,進而開始嘗試以自然的、更大的時空尺度來思索與行動。

彭筱茵總監分享過去團隊表演經驗(攝影:簡翊真)

從創造感知出發,一步步匯集改變動能

回應彭筱茵總監的分享,2022年新北濕地藝術季策展人吳思儒認為「創造感知經驗」是環境教育的關鍵,「我們用身體跟觀察去感知這個環境,可能是對話、提問或探索,最後這個經驗回到身體,你再決定要不要做對環境有益的事情。」因此,他把握每次機會,邀請藝術工作者一起進入環境之中。正如本次新北濕地藝術季,先邀請參展藝術家們一同走入大漢溪濕地,透過身體去感知,再請藝術家開始創作的過程一樣。「以往我去到濕地,面對的是人跟自然,可是人工濕地是很有趣的存在,它是人跟自然的再自然,最終又要回歸自然。」彭筱茵分享穿青蛙裝進入人工濕地的感受,以及當時透過導覽認識人工濕地的多元功能,為團隊在此次藝術季的演出創作帶來靈感。

面對觀眾提問:「表演藝術如何真正有效影響社會大眾、政府對於環境保護的相關實際決策?」吳思儒以2004年至今臺灣藝術季的數量開始快速成長的背景出發,提出他對藝術季作為公共政策的觀察:「這是一個花錢但不容易有負評的行動,也不容易有權力關係折衝,所以它(藝術季)就變成一個被投入的過程。」不論藝術季蓬勃發展背後的真正原因為何,吳思儒相信藝術季仍然可以透過真實的感知體驗,為參與民眾創造新的生命經驗,而隨著這些經驗日積月累,促使民眾重新思考的能量便會逐漸匯聚成形,直到某天社會上開始出現「不要」的反饋聲浪,吳思儒認為那可能就是文化被建構的時間點。

吳思儒執行長與彭筱茵總監對談 (攝影:簡翊真)

而彭筱茵則以恩師陶曼(Dalman)博士在澳洲喬治湖耕耘三十年,使喬治湖成為現今澳洲人引以為傲的湖泊為例,說明想要以藝術作為途徑,對社會產生影響、帶來改變的理想,需要長時間且持續積極的投入。彭筱茵也以2019年團隊參與「白晝之夜」活動時,觀眾發現團隊使用塑膠編織而成的裝置進行演出的當下,其話語中所流露出的震撼與衝擊為例,分享自己得以在表演藝術領域持續努力,正是因為每次演出過後都能感受到觀眾給予的正向反饋,讓她有勇氣繼續前行,相信滴水可以穿石。

|活動資訊

名稱|新北濕地藝術季
時間|2022/01/08(六)-02/09(三)
地點|新月橋板橋端 (新海二期人工濕地)
主辦單位|新北市政府高灘地工程管理處
執行單位|景澤創意有限公司
策展人|吳思儒
藝術家(依節目單介紹順序)|
臉頰緊貼地球(吳有容&林詩樺)、李蕢至 & Lua Rivera、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彭筱茵、陳冠蓉(協力: 許亞、李依佩、梁棨筑、李謙宏、李誠誌)、王昱翔、康雅筑、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所(黃琬雯助理教授 & 學生劉美鈴、黃文俊、程家倩、吳宗益、裘宜榛、南宇恬、塗景昱、林子洺)

|作者

願拋出去的石子,能為平靜的海激起漣漪。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