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汀州路蜿蜒綿長,道路雖不寬,車流量倒不容小覷,沿途經過臺北城南紀州庵一帶住宅區,許多臺大、師大學生正是傍著這條路,選定在北部的棲身之地。這條路的前身,是過去連接萬華到新店的「萬新鐵路」,仔細觀察汀州路,會發現路基相較於兩旁高度稍高了點,隱約能察覺到些過去鐵路時代平交道的痕跡。
萬新鐵路起源於日本時代,與今日鐵路屬公家機關所有的狀況不同。為推動殖民地交通發展,日本政府是允許且鼓勵「私設鐵路」情況存在的,當時民間公司可以投資鋪設並營運鐵路。當時的民間公司台北鐵道株式會社,鑑於深坑、木柵等地煤礦運輸的需求,決定興建鐵路,以方便煤礦透過鐵路運輸至萬華車站,再進入西部縱貫線鐵路的運輸網。
1921年3月25日,萬華至新店段的鐵路正式通車,當時,從首站搭到末站,只要50分鐘即可抵達,大大減少了兩地之間的交通成本,也讓煤礦資源或其他需要運輸的貨品有更方便、快速、安全的方式運輸。鐵路的價值不僅限於貨物運輸,也同時擔負了兩地居民的交通往來需求,火車依照等級設立了多輛客車,每日發車往返四次,在當時城南以外多為田園的景觀中,蒸汽火車頭就這樣轟隆轟隆來往新店萬華,是相當顯眼的存在。
萬新鐵路大致上與臺北新店溪平行,因此,鐵路運輸同時帶動了新店溪畔的產業與設施發展,當時的城內居民若想要到鬧區以外消遣聚會,便搭乘萬新鐵路至螢橋站下車,如此,就可以在紀州庵等處的料亭聚會飲酒,或享受小船漂於溪面上的趣味感受;又或者台北帝國大學的學生,若沒有分配到宿舍,往往會朝市區方向尋找租屋處,每日以單車或者鐵路通勤,火車頭一駛入水源地站,就能看到戴著帽子,身著制服的帝國大學學生上下往來車輛之間,非常顯眼。末站(原為新店車站,後在1931年延伸至郡役所車站)也是人客往來之處,車站旁即是近郊一帶的風水名勝碧潭,從繁雜的市區搭乘鐵路,50分鐘上下,便能到世外桃源、好好享受碧潭的美景,在當時可說是相當吸引人的景點,每每到了夏季,前往新店、碧潭的遊客驟增,鐵路負責單位也會隨之增設列車,以消化湧入的人潮。此外,如果旅人的目的地是比碧潭更南部的直潭、屈尺或烏來,進入泰雅族的領地,也常常會以萬新鐵路當作交通方式,從火車的終點站出發前往目的地。
從起點到終點,萬新鐵路巔峰時期共設立了17個車站,有的是客運量需求較大的大站,有的就只是簡單的招呼站,可能連車站站體都沒有。這17個車站中,相對重要的車站有萬華車站、螢橋車站、水源地車站、公館車站、景美車站、大坪林車站、七張車站、新店車站、郡役所前車站,這些站名有許多至今仍然耳熟能詳,再仔細去觀察鐵路沿線的車站與路線,會發現大致上與現今臺北捷運綠線相吻合,路線的設置其實正是參照著過去鐵路各站人潮集散的特徵,承接人們熟悉的站名,以不同的交通工具繼續服務著在這條路線上生活的人們,故今天的捷運車站名也依稀可以看到萬新鐵路所留下的影子。
日本時代中晚期,隨著公路開通、客運通行,更為彈性且多樣化的交通方式興起,萬新鐵路載客數已不如以往,僅靠著載運煤礦的功能勉強維持運作。二戰後日本政府將政權轉移,民國政府在貨運需求降低、載客量持續低迷、公路興起三個主要考量之下,主管單位台灣鐵路管理局於1965年全面拆除萬新鐵路,並在原鐵路經過位置鋪設公路,這也同時回應與解釋了開頭所提到的、汀州路路基略高於兩側路面的狀況。
每一天的臺北,都是那樣緊湊多變,「進步」一詞不斷在此處發生,而過往萬新鐵路的痕跡,有朝一日會在後人的眼中成為其中一個老臺北象徵。因此關鍵在於對於這段地景演變、空間更迭過程的留存與紀實,將能夠讓萬新鐵路不僅是粗淺的被收納在「老臺北」三字當中,而是在老臺北的標籤下,有一段完整而悠長的記憶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