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訊

臺北記憶倉庫「移動記憶」特展,回顧臺灣文資建築遷移保存案例,開啟今昔對話

文/蔡昕縈,2021.12.17

「邀請你一同回望城市發展歷程,思考當時理解的進步是否會有不同答案?」臺北記憶倉庫「移動記憶」特展於2021年12月17日正式開展。本次展覽以臺北記憶倉庫於2016年配合臺北市政府西區門戶計畫,向東遷移51公尺保存的背景為題,彙整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發展歷程中,同樣經歷「遷移保存」的四個歷史建築、市定古蹟案例,分別從文化資產建築特色、遷移保存討論過程、遷移工法與建築保存現況等面向進行案例介紹,以呈現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發展趨勢,並藉由這些案例回顧城市發展歷程,引導觀眾重新思考昔日集體價值選擇下所理解的進步,並邀請觀眾寫下自身觀點、張貼於展場留言板,試圖建構當代社會討論城市發展與文化資產保存議題的開放場域。

參觀民眾留言寫下自己對於文化資產保存與城市發展議題的想法。照片 / 臺北記憶倉庫提供

隨著城市發展,古蹟與歷史建築在政治、經濟與社會文化的變遷中演變出多元保存樣態,而社會上對於現地保存、遷移保存與拆除等價值取捨也存在不同聲音,以今視昔並不是為了檢討前人,而是希望能讓這些建築的「移動記憶」被討論,展覽便希望藉由臺北記憶倉庫這個公共場域,關於古蹟、歷史建築移動不僅希望能夠呈現出社會各界對於保存樣態的眾聲喧嘩,有人認為老建築見證歷史、反映在地文化,屬於城市記憶的一部分;有些人則認為,老建築過多不僅有礙安全與市容,亦會造成土地使用不足,甚至阻礙城市發展;也有人認為城市發展須兼顧文化歷史,適度保存老建築將有助於社會穩定,鞏固地方認同與歸屬感。
本次「移動記憶」特展,以臺北記憶倉庫前身「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的遷移保存案例為首,再選出四個同樣經歷過「遷移保存」,且對於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發展深具時代意義的建築案例一齊展示。如1970年代因遷移議題,首次全面引發朝野與學界爭相討論,甚至促成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法》制定的「林安泰古厝」;喚醒地方保存意識,經過十幾年由下而上發起的保存行動,於2014年遷移保存、重回家鄉的「新北投車站」;臺北市首座以平移工法遷移的市定古蹟「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北工場)」;以及橋體被切割成435塊,等待20年仍未重組的臺北市歷史建築「中山橋」。
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臺北記憶倉庫前身)建築遷移保存紀錄影片。照片 / 臺北記憶倉庫提供
日本時代第一代、第二代明治橋(中山橋前身)的橋體結構造型變化與歷史沿革介紹。照片 / 臺北記憶倉庫提供
策展團隊透過史料爬梳,釐清各個建築興建迄今所經歷的時代背景,介紹建築承載的歷史、藝術及科技等多元面向文化價值,展場中也特別展出四個案例的3D建築模型,讓觀眾得以一窺這些建築遷移保存前的外觀造型,再現昔日風華。此外,團隊也特別與重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取得建築師李重耀當年執行林安泰古厝與新北投車站解體重組、遷移保存工程前的手繪原稿,透過藍曬印刷的方式再製,作為本次「移動記憶」展覽期間限定的專屬展品。這一張張主宰了建築重組命運的珍貴手稿,不僅象徵著早年進行遷移保存工程的艱辛與挑戰,也是臺灣文化資產保存發展的歷史見證。
林安泰古厝建築模型,還原四合院進落前低後高,象徵步步高升的建築設計,以及屋脊兩端飛揚上翹的燕尾造型。照片 / 臺北記憶倉庫提供
新北投車站模型,還原車站屋頂第四個老虎窗與前三個老虎窗不等距的建築特色。照片 / 臺北記憶倉庫提供
建築師李重耀親筆測繪的林安泰古厝上院正間正廳透視圖手稿展品。照片 / 臺北記憶倉庫提供
建築師李重耀親筆測繪的新北投車站售票處立面圖手稿展品。照片 / 臺北記憶倉庫提供
在土地面積有限、人口快速成長的城市,歷史建築與城市發展之間的取捨與平衡成為人類急需面對與討論的重要課題。目前臺灣文化資產建築遷移保存的相關決策,由政府機關邀集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籌組而成的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為主,為傾聽民意、促進公民參與,機關也會召開說明會與公聽會,開放民眾參與,並於會中蒐集各方意見作為參考。於是,策展團隊各個案例的官方審議程序為題,蒐集彙整相關會議紀錄與文件資料,為每個案例製作一本專屬的「保存審議紀錄文件」展品。希望藉由歷來官方會議紀錄的回顧,呈現過往保存審議的討論過程中,政府、民間與學界各方的立場與觀點,進而探討城市是如何經過個體的價值判斷與集體選擇結果,逐漸演變、發展為今日我們共同生活的地方。

移動記憶
Memories of Displacement

展覽期間|2021.11.17-2022.1.9
展覽地點|臺北記憶倉庫 Taipei Info Hub
場館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265號
開放時間|週二到週日 13:00-21:00,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2022.1.1起|開館時間調整11:00-19:00
策展團隊|吳思儒、余家萱、蔡昕縈
展場設計|林文倩、吳欣駿
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主辦單位|臺北記憶倉庫、景澤創意有限公司
贊助單位|重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授權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重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國家圖書館、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南北樓房遷移工程、中央研究院地理資訊術數位典藏計畫、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中華民國外交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作者

蔡昕縈

願拋出去的石子,能為平靜的海激起漣漪。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