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從全球模式到在地應用——台灣氣候資料的現況與挑戰
FacebookTweetPin 撰文/吳思儒 一、前言:資料豐富,正逐步融入生活 想像科學家預測的2050年台灣夏日天數,幫助農民優化種植面對未來氣候,或讓城市居民可以得知未來推估洪災的規模,這些不再只是遙遠數字,而是即將面對的未來。 「氣候變遷」已融入國土安全、經濟韌性與日常適應。全球氣候模式( […]
城市熱浪與暴雨:從基層聲音出發,一起建構涼爽又安全的台北
FacebookTweetPin 撰文/吳思儒 氣候變遷的調適工作,從來不是只有政府工程或企業投資能解決的技術問題;它更依賴市民的觀察、經驗與行動。為了更貼近真實需求,台北市政府環保局於2025年舉辦 12 場地區工作坊,邀請各行政區的居民分享他們在面對高溫與強降雨時的生活感受與疑問,並共同討論實際 […]
在極端氣候中找到平衡:混農林業的永續智慧
FacebookTweetPin 撰文/柳婉郁、張培均、張雅鈞 氣候變遷導致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頻率與強度升高,進一步增加乾旱與洪災對農林業的威脅;地球人口大量成長致使食品、飼料、纖維與能源等需求增加,提升結構性用水壓力,進而加劇水資源競爭,以及水資源短缺與乾旱發生的風險;全球都市化的防洪與減災的需求 […]
氣候變遷下的城市韌性:以社區為核心的殘餘風險管理
FacebookTweetPin […]
莫氏樹蛙
陳和平老師,於1966年進入海山唱片公司工作,擔任宣傳部主任,他提及他從16歲就開始舉辦演出,並曾經為多位著名歌手如鳳飛飛、白嘉莉等安排演出等相關事宜,不僅有豐富的演出和宣傳經驗,也是歌廳、電臺等音樂行業與文化的見證與推動者。見證了臺灣露天歌廳文化的興衰以及臺灣音樂產業的發展。
光環境友善措施——我們的夜晚也可以充滿魔法
夜間人造光源(artificial light at night, ALAN)是指依賴電力延長太陽光照時間的照明設施。對於人類文明而言,它是一項重要的發明,讓夜晚也能燈火通明,增加了人們的活動時間,為生活帶來許多便利性。然而,許多生物仰賴曬太陽調節體溫或調控作息,例如:植物的開花週期、昆蟲的趨光性,這些自然生態系統的現象可能因大量的光源受到負面影響,例如原本應該在秋、冬夜晚閃耀光芒的螢火蟲,也在人為光污染(註1)下受到嚴重影響。
世界候鳥日
世界候鳥日是一場全世界年度保護候鳥的主題宣導活動,世界各國家每年舉辦多達700場活動,目的是向社會大眾介紹候鳥及其所受到的生存威脅,以及如何保護候鳥的方法。
活動日期分別是5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和10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呼應著候鳥一年兩次壯觀又艱辛的旅程。
以酒神命名的臺灣稀有冬候鳥——池鷺
池鷺(Ardeola bacchus)過去被稱為沼鷺,屬鷺科池鷺屬的鳥類,也是典型涉禽水鳥,以小型魚類、蝦蟹、蛙類、植物為食,經常獨自行動或二、三隻個體散落在水域中進行獵捕,並於水中或草地行走時覓食。體形大小與常見的夜鷺差不多,都是偏矮小型,偏好棲地環境為沼澤、池塘及河流淺水處等濕地環境,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至東南部。
從東京地下神殿看城市防洪之道
FacebookTweetPin 作者/吳思儒 編輯/楊淳 攝影/吳思儒 2025.06 |極端氣候下的都市水患🌊 近年來,隨著工業發展與人類高度開發,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日益加劇,根據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第五次評估報告(AR5)所指,全球均溫在本世紀可能上升 4.8°C,而海平面最 […]
公民科學講座:人人都能參與的環境行動🌍
FacebookTweetPin 撰稿/楊淳 攝影/景澤創意團隊 2025.04 當談到環境行動時,你的腦中浮現什麼樣的畫面呢?是否出現了需要穿越山林、背著專業的儀器、深入大自然中探索的畫面?但其實,環境行動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一件事——它可能是你記錄每日散步路途中看到的鳥類;可能是你使用手機APP上傳 […]
城中一座島:探索都市中的孤島
FacebookTweetPin 撰稿/楊淳 攝影/景澤創意團隊 2025.03 書籍《城中一座島》拍攝者:景澤創意團隊 |都市邊界的世外桃源:認識社子島 如果一座島能說話,它會訴說什麼樣的故事? 你知道嗎?在繁華的臺北市區裡,在淡水河與基隆河交會處,竟然隱藏著一座獨特的島嶼——社子島? 在臺北市的 […]
臺北記憶倉庫:收集時代的光影
FacebookTweetPin 撰稿/楊淳 照片/景澤創意團隊 2025.3 🛤️鐵道旁的時光旅人:臺北記憶倉庫 在臺北車站與北門之間,有一棟歷經百年歲月的建築——臺北記憶倉庫。它斑駁的牆面曾見證過往運載貨運的繁忙、看過無數行人匆匆與它擦身而過,也見證臺北城市的變遷。 回望百年前,這棟紅磚建築是由 […]
夜空下的兩難:當節慶煙火遇見水鳥的生存
FacebookTweetPin 撰稿/吳思儒 編輯/楊淳 2025.10 |🎆從煙火延伸的生態省思 近期山區爆破秀引發熱議,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另一個相似的議題:煙火與水鳥的關係。 對人類而言,煙火的絢爛,是節慶的象徵,能夠吸引人群目光。然而,這對棲息於濕地周邊的水鳥而言,卻可能是一場攸關生存的考驗。 […]
流域走讀:尋訪六張犁的水脈記憶
FacebookTweetPin 撰稿/楊淳 攝影/景澤創意團隊 2025.08 |💧水,城市的心跳 水,是一座城市裡的脈搏。從古至今,水系引領著人們在河畔、溪澗與水圳旁建立家園、孕育農耕,並形成聚落。水流從山間啟程,沿著蜿蜒的地勢向下流淌,穿越田野、滋養土地,也塑造出多種文化與生活的樣貌。 |🏙️ […]
波麗路:在百年時代光影中緩緩成像的西餐廳
FacebookTweetPin 撰稿/楊淳 攝影/景澤創意團隊 2025.07 本次講座邀請到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李東明副教授兼系主任,以其著作《百年波麗路》為講座主軸進行分享,帶我們一同穿越時光,向我們介紹座落於昔日商業交流最繁盛大稻埕的波麗路BOLERO 餐廳。 座落於昔日商賈雲集、人文 […]
用《13°》回望城垣之北:可以聆聽城市絮語的門廊
FacebookTweetPin 撰稿/楊淳 攝影/景澤創意團隊 2025.07 穿越擁有百年歷史的城市,橫跨時間的河流,在始終熱鬧繁忙、車流如注的市區裡,有一扇門始終為大家敞開——那就是立於忠孝西路上的北門。從建成至今,周遭風貌隨著時間不斷變化,而北門也曾一度於城市開發的過程中面臨被拆除的命運。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