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河共好】邁向流域共學,三峽河在地能量的串聯

座落於臺北盆地西南一隅的三峽,由大漢溪的支流三峽河涵蓋全境,因此孕育出獨特的自然地貌、人文歷史與產業結構。隨著工業發展加速,河川遭受廢水與垃圾污染;氣候變遷下極端事件頻率增加,颱風挾帶的洪水掏空路基且直撲堤防,威脅民眾安全。

【臺灣鳥新聞EP3】關渡自然保留區的廢止(上)怎麼搞的啊~紅樹林

赫赫有名的關渡自然保留區以珍貴的水鳥及紅樹林等濕地景觀為民眾所知,更是鳥類愛好者們的賞鳥勝地,去年年底,卻默默地走入歷史,成為臺灣第一個解編的自然保留區,廢止必定有其原因及意義,這篇文章將帶領讀者們認識關渡自然保留區設立到廢止的歷程。

走入永定溪,探尋地方流域生活的願景想像

永定溪位處景美溪的上游,是沿市道106號從石碇前往平溪地區必經的溪流,保有天然原始的流域環境。圖/黃乙軒攝影。 文/林文毓,2021.11.30 從石碇沿著雙菁公路(市道106號)往平溪而行,道路一邊倚著山壁,另一邊則緊鄰深邃的河谷,在道路跨過分水崙之前,這條與公路相伴的清澈溪流,其名為──永定溪。 […]

開啟公眾參與河川事務討論的窗口:三峽河願景工作坊

三峽河為三峽地區的母親河,孕育在地自然生態與地方人文之美。圖/景澤創意提供。 文/林文毓,2021.11.30 三峽河為大漢溪的支流,涵蓋新北市三峽區全境,以及部分土城區、樹林區、桃園市大溪區轄區。過去水量充沛、水質清澈,在水運網絡以及染布產業上扮演重要角色,支撐起三峽早期聚落的發展。其孕育的在地自 […]

《與野共生》圖輯發表 知識轉譯搭建工程與生態間對話橋梁

紅外線自動照相機拍到臺灣野豬攜家帶眷漫步於整治多年後的南投白石牙野溪溪床。圖 / 林務局提供 林務局於本月25日發表《與野共生:國有林區治理工程友善生態圖輯》,該書收錄十六個該局兼顧人民安全與生態保育的工程案例,包含臺中八仙山林道營造保育類黃胸黑翅螢棲地、宜蘭出水溪近自然工法固床工等經典案例,希望讀 […]

光明與黑暗相遇:古蹟該不該在夜間打燈?

每年三月最後一個週六晚間八點三十分至九點三十分,為世界性的「Earth Hour地球一小時」活動,藉此呼籲在全球氣候緊急下,每個人都有改變世界的能力與責任。荒野保護協會自2010年起便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合作,主辦在臺的關燈活動。今年響應的關燈建築標的,串聯了臺北北門廣場周遭歷史建物,包含臺北 […]

直線、方塊與圓圈:日治時期的臺北市區改正計畫

刊出日期:2020.10.14 撰稿/葉馥瑜,繪圖/蕭伊彣 校對/景澤創意團隊 當年漢人移民臺灣後,城市聚落多半沿著河川、流域與水路發展,從鄰海港埠開始,陸續往內陸平原開拓農田,沿線形成農村和物產交易的市集,延展出街區地盤與家族勢力。一八八四年,臺北建城,城內、大稻埕和艋舺三大街區聚落因經濟活躍,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