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習慣夜生活的人們,可能很難想像當時電力的出現帶給市民的衝擊有多大。以電影為例,官方將1906年發生在嘉義的梅山大地震製作為電影,並在臺北播放,震災的畫面讓布幕前的觀眾目不轉睛,進而促發同情之感或捐款義舉。同時,這也讓臺灣各地的人民能了解彼此的生活,因為在電影出現前,人們只能以口耳相傳或繪圖照片,想像臺灣其他城鎮的樣貌、各地的生活習俗。
又比如在電力的供給下,製冰工廠能開始運作,能販賣冰塊給富有人家,一般市民也可跟小販購買雞蛋冰以解酷暑。電扇也流行起來,舉凡公家機關或寬裕人家都會購置,有了電風扇的涼風吹拂後,臺灣的暑氣也就沒那麼煎熬。
此外,1935年的「夜間燈火秀」也很值得一提。那時,日本已統治臺灣40年,總督府決定舉辦「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該會為日本統治臺灣以來最大、經費最多,也是最多人次觀賞的博覽會,除臺灣本島人士參觀之外,其他地方的日本人民,甚至時任中華民國福建省主席的陳儀,也帶著福建考察團來臺觀賞這場博覽會。
這場博覽會在各場地內大打燈光,並結合聲光效果,以模型、攝影、幻燈片與電影等放映技術,讓觀眾看見那些「被安排好」的臺灣樣貌。同時,總督府也模仿巴黎博覽會,在地標上裝設燈泡、霓虹燈,作出霓虹燈彩的夜間城市,車站也用了霓虹燈與燈泡,讓臺北夜景變得燦爛動人,令觀者讚嘆不已。
如今,臺灣的夜生活也有百年歷史,在觀賞這篇文章的你,也正使用著電力在滿足閱讀的需求。對當代人來說,電力已經跟吸吐空氣一般自然、不可或缺,但回顧臺灣現代化的歷程,不難發現處處有電的日子其實得來不易,而電力已改變我們的生活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