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流域創生專題】新店光明街老店專訪——文和五金行

日前我們拜訪了在光明街上的陳外科醫院,爾後在查找相關文獻與撰寫文章的過程當中,發現光明街之於新店地區的社經發展相當重要。

長久以來,光明街是新店地區重要的交通匯聚地,新店渡、萬新鐵路、北宜公路起點與公路局新店站等交通建設皆匯聚於此處。

【域見・生態專欄】尋覓臺北水寶地——臺北水源特定區

文/朱淳懿,2022.12 照片/景澤創意有限公司 臺灣年平均雨量是世界平均值的2.6倍,依據聯合國評估,臺灣同時也是全球排名第18名的缺水國家,除了因先天環境條件限制,臺灣地狹人稠、山高水急,有大量的雨水隨著急流入海,另一主要原因則是國人平均用水量過高,因此加強水資源管理及推廣國人水資源保育及減少 […]

【域見・時光專欄】新店交通的古往今來

文 / 李宗錡2023.02,何雨潔2022.12   攝影 / 何雨潔 本實習計畫由長期關注人與環境關係的「景澤創意」以及關注環境與人文的議題交流平臺「大浪聚」共同辦理。期盼整合科學與媒體,透過跨領域合作,以多元方式(如:短文、專文報導、Podcast、影片……等),宣傳及 […]

【域見・時光專欄】小鎮醫院在新店——陳外科醫院的故事

文 / 何雨潔2022.09   潤稿 / 李宗錡2023.02 照片/陳國超提供 本實習計畫由長期關注人與環境關係的「景澤創意」以及關注環境與人文的議題交流平臺「大浪聚」共同辦理。期盼整合科學與媒體,透過跨領域合作,以多元方式(如:短文、專文報導、Podcast、影片……等 […]

【域見・時光專欄】沉默的新店黑金史——和美煤礦

文 / 何雨潔2022.09、李宗錡2023.02 照片提供/陳國超 本實習計畫由長期關注人與環境關係的「景澤創意」以及關注環境與人文的議題交流平臺「大浪聚」共同辦理。期盼整合科學與媒體,透過跨領域合作,以多元方式(如:短文、專文報導、Podcast、影片……等),宣傳及推廣 […]

【2022流域創生專題】新店光明街老店專訪——萬大傢俱行

文/何雨潔,2022.11 攝影/何雨潔 日前我們拜訪了在光明街上的陳外科醫院,爾後在查找相關文獻與撰寫文章的過程當中,發現光明街之於新店地區的社經發展相當重要。 長久以來,光明街是新店地區重要的交通匯聚地,新店渡、萬新鐵路、北宜公路起點與公路局新店站等交通建設皆匯聚於此處。 這次,我們進一步與光明 […]

內河港編織的臺北記憶《域見:淡水河的流轉歲月》特展

文 / 李宗錡,2022.08.26 由臺北記憶倉庫主辦的流域創生特展【域見:淡水河的流轉歲月】,八月份在臺北記憶倉庫二樓開展,展覽透過多個展區,引導民眾順著時間的流動,回顧淡水河流域過去興旺的流域發展史,鼎盛至沒落,竹筏的興起至陸運網的編成,喚醒過去的臺北。 第一個展區加註了我們對淡水河的印象,於 […]

走百年古道、讀地方故事──紙寮坑古道的在地記憶

紙寮坑古道為清代闢建的保甲路,留有許多百年文史遺跡值得探尋。圖/林文毓攝影。 文/林文毓,2021.11.30 11月20日上午,在綿綿細雨中,一行人搭著接駁車前往石碇,車行駛過石碇區永定里1鄰的大溪墘聚落後,沿著水泥車道續往山裡前進,最後抵達了下紙寮坑。這裡是此行紙寮坑古道走讀活動的出發點,古道的 […]

返鄉創業、投入藍染工藝技術,劉永豐:要讓大家對三峽感到驕傲!

三峽佔地廣闊,九成以上是丘陵地,環境潮濕、土壤肥沃,適合種植藍染的原料「馬藍」,產量豐足,染布業曾在此有過輝煌的過去,但隨著時代演進,這個產業逐漸式微。直到一九九〇年代,三峽老街保存運動興起,在文資保存與社區營造觀念提升的同時,居民們也開始探尋藍染業與三峽發展的歷史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