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水文地景,承載著先民與水共生、開墾的記憶,織就了這片土地的生機,也構成了六張犁早期農業社會的雛形,引導聚落的形成。即使許多水路如今已隱沒於都市水泥之下,不過這些地名依然是我們理解六張犁過去,探尋其根源的路徑之一。
誠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六張犁從農業社會逐步邁向都市化。昔日的農田被高樓取代,蜿蜒的水圳被加蓋成道路或地下排水系統,曾經的大水池也可能被填平或轉化為其他地景。這些改變帶來了現代化的便利,卻也讓許多珍貴的水文記憶與其承載的生態、人文故事逐漸隱沒。
雖然今日的六張犁多處已被高樓與道路等現代建設所包圍,但在它的巷弄深處、在公園的綠蔭之間,仍然能夠找到流域的記憶。透過流域走讀,我們希冀能夠探本溯源,從「六張犁」的地名與「大灣庄」的舊稱中,看見這片土地與水文的淵源,追溯這些流動的歷史與生態紋理,帶大家從不同視角看見六張犁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