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模式到在地應用——台灣氣候資料的現況與挑戰

撰文/吳思儒 一、前言:資料豐富,正逐步融入生活 想像科學家預測的2050年台灣夏日天數,幫助農民優化種植面對未來氣候,或讓城市居民可以得知未來推估洪災的規模,這些不再只是遙遠數字,而是即將面對的未來。 「氣候變遷」已融入國土安全、經濟韌性與日常適應。全球氣候模式(Global Climate Mo […]

城市熱浪與暴雨:從基層聲音出發,一起建構涼爽又安全的台北

撰文/吳思儒 氣候變遷的調適工作,從來不是只有政府工程或企業投資能解決的技術問題;它更依賴市民的觀察、經驗與行動。為了更貼近真實需求,台北市政府環保局於2025年舉辦 12 場地區工作坊,邀請各行政區的居民分享他們在面對高溫與強降雨時的生活感受與疑問,並共同討論實際可行的改善方案。超過 400 人次 […]

在極端氣候中找到平衡:混農林業的永續智慧

在極端氣候中找到平衡:混農林業的永續智慧

撰文/柳婉郁、張培均、張雅鈞 氣候變遷導致極端氣候事件的發生頻率與強度升高,進一步增加乾旱與洪災對農林業的威脅;地球人口大量成長致使食品、飼料、纖維與能源等需求增加,提升結構性用水壓力,進而加劇水資源競爭,以及水資源短缺與乾旱發生的風險;全球都市化的防洪與減災的需求,不僅壓縮農業用地亦加劇部分地區的 […]

557604619 25506782765586138 4268056838277452541 n

夜空下的兩難:當節慶煙火遇見水鳥的生存

撰稿/吳思儒 編輯/楊淳 2025.10 |🎆從煙火延伸的生態省思 近期山區爆破秀引發熱議,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另一個相似的議題:煙火與水鳥的關係。 對人類而言,煙火的絢爛,是節慶的象徵,能夠吸引人群目光。然而,這對棲息於濕地周邊的水鳥而言,卻可能是一場攸關生存的考驗。 根據國際研究顯示,新年夜煙火施放 […]

六張犁富陽

流域走讀:尋訪六張犁的水脈記憶

撰稿/楊淳 攝影/景澤創意團隊 2025.08 |💧水,城市的心跳 水,是一座城市裡的脈搏。從古至今,水系引領著人們在河畔、溪澗與水圳旁建立家園、孕育農耕,並形成聚落。水流從山間啟程,沿著蜿蜒的地勢向下流淌,穿越田野、滋養土地,也塑造出多種文化與生活的樣貌。 |🏙️隱沒於都市的水脈 雖然在現代都市的 […]

波麗露講座

波麗路:在百年時代光影中緩緩成像的西餐廳

撰稿/楊淳 攝影/景澤創意團隊 2025.07 本次講座邀請到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李東明副教授兼系主任,以其著作《百年波麗路》為講座主軸進行分享,帶我們一同穿越時光,向我們介紹座落於昔日商業交流最繁盛大稻埕的波麗路BOLERO 餐廳。 座落於昔日商賈雲集、人文薈萃之地大稻埕的波麗路,不僅被譽為 […]

北門誌宣傳圖片

用《13°》回望城垣之北:可以聆聽城市絮語的門廊

撰稿/楊淳 攝影/景澤創意團隊 2025.07 穿越擁有百年歷史的城市,橫跨時間的河流,在始終熱鬧繁忙、車流如注的市區裡,有一扇門始終為大家敞開——那就是立於忠孝西路上的北門。從建成至今,周遭風貌隨著時間不斷變化,而北門也曾一度於城市開發的過程中面臨被拆除的命運。雖然百年來有無數人曾經從他的身旁經過 […]

s 86556678

探索文字背後的主題宇宙:BERTopic讓電腦讀懂群眾在說什麼

撰稿/吳思儒 編輯/楊淳 2025.06 你是否曾經面對過大量網路留言、開放式問卷或顧客評論,想知道人們到底在關心什麼、討論什麼,卻苦無頭緒?在這個資訊快速流通的時代裡,每天都有無數人在網路上發聲,無論是貼文留言、評論、開放式問卷,或者是一場活動後的反饋表單等。文字數據大量湧現,卻往往成為一種難以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