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見・時光專欄】沉默的新店黑金史——和美煤礦
文 / 何雨潔2022.09、李宗錡2023.02 照片提供/陳國超 本實習計畫由長期關注人與環境關係的「景澤創意」以及關注環境與人文的議題交流平臺「大浪聚」共同辦理。期盼整合科學與媒體,透過跨領域合作,以多元方式(如:短文、專文報導、Podcast、影片……等),宣傳及推廣 […]
文 / 何雨潔2022.09、李宗錡2023.02 照片提供/陳國超 本實習計畫由長期關注人與環境關係的「景澤創意」以及關注環境與人文的議題交流平臺「大浪聚」共同辦理。期盼整合科學與媒體,透過跨領域合作,以多元方式(如:短文、專文報導、Podcast、影片……等),宣傳及推廣 […]
圖1、關渡自然保留區空照圖,攝影 / 陳建志 文 / 吳思儒,2022.07.19 |臺灣北部濕地的指標保護區 1980年代,臺灣展開了高速的經濟發展,大量引入工業生產活動,城市也開始快速擴張,不免也開始有大量污染進入河川,位於高速發展的大臺北地區的淡水河首當其衝,受到工業與民生污水的侵入,加上上游 […]
澄腹葉鵯雄鳥。圖/ Koshy Koshy攝於印度。Wiki CC 2.0 文/蘇珊,2021.10.19 東南亞是非法鳥類交易的熱點,大量捕捉野鳥導致許多物種族群急遽消減。遺憾的是,這些非法交易問題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導致許多物種已經面臨滅絕的威脅。這系列文章我們一路從鵲鴝、白頭翁、金鵐一路談到大 […]
在多哥看見的一對連帽禿鷹。圖/Nico Arcilla攝影 文/蘇珊,2021.09.21 近幾十年來,非洲和其他地方的禿鷹數量迅速減少,有些物種甚至瀕臨滅絕,但是目前對於在西非許多國家中的禿鷹,不論是族群數量或是面臨的威脅,都知之甚少。因此,International Bird Conservat […]
金鵐。圖 / Pan Lau @ 長春社提供 文/蘇珊,2021.08.31 金鵐(Emberiza aureola)又叫做禾花雀或是黃胸鵐,鵐屬是鵐科 (Emberizidae)下唯一的屬,多以種子或昆蟲為食。金鵐每年會從西伯里亞順著中國沿海一路向東南亞、印度北方飛行來過冬,在遷徙途中僅偶而會在臺 […]
在臺北記憶倉庫戶外水池中洗浴的白頭翁。圖/陳建志攝影 文/蘇珊,2021.08.17 城市及周圍住宅區的擴張改變了生物的棲地環境,許多種鳥類因此消失了,有些卻適應下來了。白頭翁就是其中一種已經適應人造環境、在臺灣都市地區常見的鳥類。然而,人類的活動,不僅間接改變了白頭翁的生存習性,寵物飼養和放生的行 […]
在臺灣本島的鵲鴝極可能是籠中逸鳥,在臺大校園已有繁殖紀錄。圖為拍攝於臺大校園的鵲鴝雄鳥。圖 / 柯智仁攝影 近年來,為滿足對寵物鳥的需求,國際野生鳥類販運愈加頻繁。鵲鴝 (Copsychus saularis)屬於鶲科 (Muscicapidae), 主要的自然分布在南亞及東南亞一帶,在臺灣本島算是 […]
2018年8月13日下午兩點,臺北華江橋下河段發現大量魚群死亡。圖 / 陳昆宏攝影。 近幾周天氣炎熱,全臺多處河川都爆發大量魚群暴斃的事件,包括北部的新店溪、三峽河、南崁溪、觀音大堀溪和高雄市後勁溪等,引發關注。淡水河近年來也經常出現突發性大量烏魚死亡事件,除了顯示河川環境的不穩定性外,也衝擊視覺與 […]
英國在境內歐亞紅松鼠族群大減時,從歐洲大陸再引進了歐亞紅松鼠。目前大多數英國的紅松鼠是源於歐洲大陸,許多個體並帶有斯堪地那維亞基因。圖為歐亞紅松鼠。圖/Nico Arcilla 攝於瑞典 在不列顛群島 (British Isles)曾有一美麗的原生亞種紅松鼠 (Sciurus vulgaris le […]
臺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的學生,協助淡水河濕地監測計畫。照片提供/川流之島流域學校濕 臺灣環境長期缺乏完整生態資料,往往有重大的開發案時,才匆匆進行科學調查與分析,演變成了有開發才有資料的困境。近年來,政府雖然開始補助民間單位,或是配合政策逐漸累積環境資料,並建立資料庫,但由於單位多元,格式不統一,導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