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相逢蓬萊小空地】
2016年的大同區青少年友善空間盤查計畫,就讓大同區的一塊閒置空地成為了綠美化的典範。這塊位於承德路的空地,經由青少年工作坊與地方居民訪談,充分考量了社區需求與環境特性,一同構思出空間改善的藍圖和想像。而後透過臺北市都市更新處的補助,該地進行了綠美化規劃,並進行後續自主管理。
該計畫的規劃融合參與式設計的理念,過程中徵詢了地區青少年和周邊居民的意見,依據空間特性規劃出設計的雛形,其中含括無障礙通行、樹木遮陰、可以與人行道貼合等意見,以多機能性的空間為目標進行環境規劃。
此外,設計細節亦納入了既有材料的元素,善用原本的圍籬製作現場的設施,並將樹穴挖掘出的營建廢棄物作為現場座椅的材料,實踐減廢的永續設計理念。
自2016年完成後,該空地開始由私人進行認養,除了定期巡查與樹木養護之餘,也陸續增設雨水回收系統、太陽能監視器等設備,這片綠地逐漸成為地區民眾短暫休憩的小綠地空間,為臺北市的綠化與環境改善提供了成功的範例。
2016年蓬萊小空地整地景象
攝影/景澤創意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