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產業曾牽動烏來泰雅族的歷史,日治時期隘勇線的推進變化,更深深影響著泰雅族的生活,「清代的土牛線,原則上跟熟番比較有關係,到了清末,原則上界線是跟現在的山區原住民有關係。」鄭安睎解釋,臺灣過去隘勇線有高達一百多條,殖民者透過推進隘勇線,就能重新拓展土地的使用範圍。
「隘勇線幾乎年年變動,比如說,今天線在這裡,之後每年就往裡面推進。推進的這些地方,(殖民者)就可以把土地包下來,然後進去伐木、採腦。」為了方便管理,隘勇線還分為一、二、三級,等級越高,防禦措施越密集,甚至在常有衝突的地方,還會設置通電的鐵絲網進行防禦。
隘勇線作為殖民管理的方式,「其實它不是一件正面的事情,而是因為當時日本為了討伐原住民、為了理番、為了控制資源而去推動了這條線。」鄭安睎更認為,若要將隘勇線作為文化資產,期盼在資產名稱中加上「獨立」兩個字,讓後人對這項制度能保有中立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