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議題

返鄉創業、投入藍染工藝技術,劉永豐:要讓大家對三峽感到驕傲!

青出於藍染工坊-三峽藍染遊客服務中心的店長劉永豐。圖/邱家琳攝、簡翊真修。

刊出日期:2020.11.24

撰稿、攝影/邱家琳

校對/大浪聚編輯部

 

三峽佔地廣闊,九成以上是丘陵地,環境潮濕、土壤肥沃,適合種植藍染的原料「馬藍」,產量豐足,染布業曾在此有過輝煌的過去,但隨著時代演進,這個產業逐漸式微。直到一九九〇年代,三峽老街保存運動興起,在文資保存與社區營造觀念提升的同時,居民們也開始探尋藍染業與三峽發展的歷史脈絡。

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支持下,時任研究員的馬芬妹到田野踏查,了解馬藍種植特性,並指導三角湧文化協進會成員學習藍染的工法、工序,希望復興失傳近七十年的傳統技藝。如今「藍染」再次成為三峽的代名詞,也吸引許多年輕人返鄉投入學藝,青出於藍染工坊和三峽藍染遊客服務中心的店長劉永豐就是其中之一。劉永豐從小熱愛繪畫,本想走上美術之路,但作為長子長孫,在家人期待之下,選擇就護理系,課程看似與藝術完全無關,但在實習期間,獲得跟病患大量交談的機會,反而發現自己很喜歡與人對話,因緣際會來到鶯歌陶瓷博物館擔任志工,繞了個彎再次接觸藝術,沒想到,這一當就是二十多年。

劉永豐從護理系畢業後,沒有隨同儕的腳步進入醫院工作,而是選擇了應徵電子產品公司夏普公司的業務職位,專注於投影機的銷售。憑藉出色的表達能力,僅僅幾年,他便升遷為產品經理,隨著優異的業績和穩定的客源,他開始思考如何追求更高品質的生活,於是決定返回故鄉創業。當老闆後,他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利用這段時間參與三鶯社區大學的課程,重新認識故鄉三峽的人文歷史,也開始接觸藍染這項傳統技藝。

藍染專用的染缸。圖/邱家琳攝、簡翊真修。

劉永豐表示,在那個年代,許多人對自己的家鄉了解甚淺,多數成績優異的人紛紛離鄉背井,往外地發展,鮮少有人願意在家鄉扎根。然而,他在參加社區大學的課程後,才發現三峽擁有眾多令人驚歎的特色,包括全臺灣最長的人力輕便軌道、第一座農業組織設立地點,藍染技術也不輸給國外。

|租借服務中心、創立藍染工坊,提供DIY體驗

研究得愈深,心中也慢慢萌生了一份責任感,希望能讓更多人了解三峽的文化底蘊與藍染工藝。西元二〇一五年,他不顧家人的反對,編寫了一份計畫,租下三峽藍染遊客服務中、創立「青出於藍染工坊」,除了提供遊客藍染體驗的服務,也介紹藍染產業發展和三峽歷史文化。

青出於藍染工坊同時也是三峽藍染遊客服務中心。圖/邱家琳攝、簡翊真修。

對劉永豐來說,能讓遊客帶著美好回憶離開是一種成就,他感性的說:「有一次,在三峽祖師廟舉辦的活動上,主持人邀請遊客分享對三峽最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位遊客回答體驗藍染。當下聽了,覺得再怎麼辛苦都很值得。」隨著國內外遊客人數逐漸成長,他於西元二〇一七年放棄原本公司的主業,全心全意投入藍染產業,專心於藍染工藝技術。去年超過四千人前來體驗藍染,雖然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造訪人數有所減少,但也已經累積四千多人,預計年底人數可突破七千人。

在這裡,民眾不僅可以體驗藍染工藝,也可以選購現成的藍染製品。圖/邱家琳攝、簡翊真修。

問及家人現在是否還反對他投入藍染產業,劉永豐表示,後來證明當時的決定是正確的,收入雖然比過去少,至少比一般上班族薪水高得多,也能自由運用時間,做的又是有意義的事。家人如今也完全支持他,店裡的老師則是他的母親和阿姨,還得到不少遊客的肯定,感到十分滿足和有成就感。「即使家人反對,我也會堅持想做的事。」劉永豐笑著說,他深具泉州人的性格特質,團結、個性要強,不論是客家人還是漳州人,只要來了這裡都會被趕走,三峽幾乎可以說是泉州人的天下。

|種植馬藍好處多,兼顧經濟發展與友善環境

在三峽藍染復興的過程中,劉永豐算是較晚起步、相對年輕的一代,他經常思索如何做出差異性,也因此留意到種植原料、輔導農民合作和品牌打造等方面的重要性。五年前,他開始在三峽山區種植馬藍,第一年的收成僅有百公斤左右,但隨後的幾年都呈倍增趨勢,預計今年收成量可達三千公斤。

近年來,劉永豐將心力集中於馬藍的種植上,背後有著一番用心。他曾接到來自國內百貨公司下訂一千條藍染圍巾的大單,卻苦於原料不足,最終無法承接製作,只得放棄,然而,他沒有就此放棄將藍染產業化的夢想,反而經常邀請許多服裝設計師免費前來體驗藍染,期待未來有機會能共同合作,從染布、打版到裁縫,做好每一件衣服、每一個包包的細節,進而量產,甚至讓品牌走進國際,特別是喜歡天然染料的日本市場。他說:「我希望藍染未來不僅僅是體驗經濟,而是一個能夠銷售原料和品牌的產業,一個有著成熟制度和規模的產業。」

馬藍是天然藍染工藝的重要原料,坊間又稱為大菁。圖/邱家琳攝、簡翊真修。

從經濟成長和友善環境的角度來看,藍染在產業仍然具有競爭力。化學染料雖然快速、便利且節省人力成本,卻對環境和生態造成嚴重破壞,再加上全球「快時尚」風潮的興起,導致衣物生產過剩。儘管藍染的製作過程較耗時,但相對於化學染料,製作流程更加環保。

三峽沒有大型工廠的進駐,污染較少,也因此保留了原始的天然環境,山區還能夠觀察到大冠鷲、臺灣藍鵲和螢火蟲等珍貴物種,也意味著當地的就業機會較少。藍染產業潛力龐大,在保護環境的同時透過種植馬藍和建立品牌來推動經濟發展,劉永豐對此指出,臺北消費能力高,而且開車只要半小時就能抵達三峽,有許多潛在的客源可以開發。

此外,馬藍的根部可以用作中藥材,即幫助清熱解毒的「板藍根」。然而,板藍根的需求量和價格受疫情影響逐漸增長。今年,劉永豐向林務局建議,將馬藍納入林下經濟作物,開放讓當地的林農種植,獲得即時收入的同時,也提高藍染原料的供應量,讓彼此互惠共好。

劉永豐介紹店內景觀與藍染知識。圖/邱家琳攝、簡翊真修。

「鶯歌有陶瓷博物館,而三峽藍染也有潛力發展成一個博物館。」劉永豐表示,如果規劃專門教室來進行教學,提供民眾不同的藍染體驗,除了最簡單的紮染(註1),也能自由選擇學習進階技法,例如:縫染、蠟染和絞染等等,轉型為產業,擁有更多的發展空間,也能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投入這個行業。

回顧這五年的創業歷程,劉永豐感性的說,一間公司要有理念,才能夠維持熱情、長久經營下去,他也期許藍染產業能夠如此,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永續發展。自己會盡可能的為小朋友們講解天然染的特點,在他們心裡播下種子,長大後擁有足夠的經濟能力時,也能夠實踐友善環境的消費觀念。

・註1:一種傳統的染布工藝,指將布料的某部分紮起來進行染色。透過不同的紮法和染料應用,能夠製做出獨一無二的花樣和紋理。

|作者

來自台南的八年級生,畢業後誤打誤撞進入媒體,致力撰寫有溫度的報導,相信「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