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鳥新聞EP3】關渡自然保留區的廢止(上)怎麼搞的啊~紅樹林

赫赫有名的關渡自然保留區以珍貴的水鳥及紅樹林等濕地景觀為民眾所知,更是鳥類愛好者們的賞鳥勝地,去年年底,卻默默地走入歷史,成為臺灣第一個解編的自然保留區,廢止必定有其原因及意義,這篇文章將帶領讀者們認識關渡自然保留區設立到廢止的歷程。

【三時生活會客室】 「蘆」果你也願意──張震宇X三時

「我們的目標不必一致,但剛好我要達成的目標會滿足他的需求。」協槓生活文化公司負責人張震宇說。

「三時生活會客室」為三時生活實驗室開發的訪談頻道,頻道將邀請有志環境永續的專家、創業家、生活家等與主持人對談,以輕鬆聊天的方式帶來永續生活大小事。首播邀請到震宇與三時談談從執行減塑而推廣蘆葦吸管,到自己從臺北跑到花蓮做在地化蘆葦產業的歷程。

【臺灣鳥新聞EP1】在臺灣的爆炸軼事—喜鵲筆記

文 / 李宗錡,2022.05.30  攝影 / 陳建志 |斷電和鳥擊層出不窮,元凶竟是喜鵲? 近日台電斷電次數頻繁,影響企業與民生,造成許多企業和商家損失,日常用電的缺失也一定程度的影響民生,如果要探究斷電的原因,就原理而言,跳電是一種防止用電負載過量的保護機制,當迴路上因為同 […]

自山林來的新鄰居—黑冠麻鷺

文 / 李宗錡,2022.05.30  攝影 / 陳建志 近幾年來,不知道是否有人注意到一種看起來笨笨,體型不大、卻也足以驚訝路過民眾的鳥,悄悄遍佈在城市中許多角落,家附近的公園、學校裡某個蔭綠角落,處處都能見到其伸長脖子搖晃行進的身影,一般對鳥不那麼熟悉的人們,只管牠叫「大笨鳥 […]

|5月公民科學講座|宮鬥劇炒熱驢皮製阿膠全球驢隻面臨不人道非法交易

文 / 林司秦,2022.05.13 |宮鬥劇炒熱驢皮製阿膠 還記得十年前紅遍大街小巷的宮廷鬥爭劇《後宮甄嬛傳》嗎?當時劇中熱議的「阿膠」,你對它有多少了解呢?在市場炒作及戲劇熱播的效應之後,阿膠產業的崛起又帶來什麼生態問題?本次講座邀請到蘇珊博士,以「宮鬥劇炒熱驢皮製阿膠,全球驢隻面臨不人道非法交 […]

川流書展-大地之母與生物多樣性

文 / 李宗錡,2022.05.10 |Women & 大地 如果你曾聽說過大地之母蓋婭,希臘神話中,那位在混沌中誕生、最初的神祇;如果你曾聽說過女媧娘娘,中國神話中,煉五色石補天、捏黃土造人的人首蛇身女神;或許,你會注意到,大自然與女性間相互交映著的關係,幾千年前已存在。 女性對於環境的關 […]

羅力導演 貢寮土地開發案專題報導

2011年 ,「東北角改善庶民計畫」以貢寮區台2線沿線作為示範區,預定徵收102.56公頃規劃為都市計畫區,包括8公頃丙種旅館、建地以及學校等公共設施。

計畫說明會當天,擠進了大批抗議的民眾,文秀坑地區上百名農民甚至在農忙之餘,在當地里長、社區理事長帶領下,一同拉起布條向政府抗議,在群眾的壓力之下,營建署不得不作出不強行徵收的承諾。

羅力導演 綠島專題報導

「當乘風破浪已成過往,可曾有人在意乘載著經濟發展的船隻沉睡何處?當船隻的安息正壓迫著海洋生物的棲身之地,誰來傾聽牠們的痛苦悲鳴?」

綠島的生態隨著近年來觀光的迅速發展,濫捕與沉船造成沿岸的珊瑚礁生態面臨著腹背受敵的困境,羅力導演藉由《綠島新視界》為當地的生態發聲,透過拍攝紀錄片的手法,喚起人們對海洋議題的注意。

【2022新北濕地藝術季】分享會四:人與自然的關係,看見並跨越界線(藝術家 / 吳有容、彭筱茵)

文 / 李宜蓁,2022.02.11 攝影 / 張懿文 |人即自然 舞蹈生態系創意團隊代表彭筱茵,一開始即直言其團隊長達12年進行戶外劇場表演,對戶外演出並不陌生,但卻是第一次在臺灣的人工濕地演出,所以在編排動作前的濕地工作坊對她啟發許多,「我先是要尋找身體的感覺,而不是直接開始編動作、劇情,」彭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