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味啤酒節】鐵道、倉庫、啤酒廠

鐵道、倉庫、啤酒廠:鐵道畔產業記憶  百 年 靈 魂 老 倉 庫 的 啤 酒 盛 典  將歷史記憶化作酵母,在今夏激盪出美好的啤酒浪花聚集台灣在地特色啤酒,邀您一起舉杯暢飲台灣記憶敬咱正 港的台灣精神 !  啤酒市集 X 三杯券 X 展覽 X 講堂  |日期| […]

【域見:淡水河的流轉歲月】

臺灣的地形高聳,西流入海的河川眾多,雖然形成南北陸路來往的阻礙,但在 北部地區由於淡水河流域四季水量穩定,卻使水運成為北臺灣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是族群之間交通往來、貿易運輸的要路。 現今座落於中正區忠孝西路上的臺北記憶倉庫,前身為興建於1913至1914年間 的「三井物產株式會社舊倉庫」,是臺灣少數 […]

【都市森林】臺北森聲不息:你以為的森林 不是你以為

富陽自然生態公園位於臺北市大安區富陽街底,由於過往長期受到軍事管制,而免於人為開發破壞,維持了百年的山林生態景觀。園內林相豐富、充滿蟲鳴鳥叫,是座臺北市中難得的生態樂園,亦成為都市人們假日休閒放鬆的好去處。但你可曾想過這樣生機蓬勃、令人療癒身心的森林環境,竟非法理上所認定的「森林」?在這夏日炎炎、年高溫不斷突破歷史新高的現在,人與環境的議題迫在眉睫,森林究竟如何認?又會對我們的環境造成怎麼樣的影響?讓你我一同探個究竟。

【臺灣鳥新聞EP16】椋鳥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失控的外來種?

文 / 李宗錡,2022.08.23   攝影 / 何一先   |八哥科,椋鳥屬 查詢網上的分類,會對「八哥」及「椋鳥」的分類感到有些疑惑,以前大家說椋鳥科,現在是則稱作八哥科,網路上所找到的資訊年代不一,說法也不全然相同,將最近的資訊整合,會發現上述兩種鳥,如今都已歸類在八哥科之中,八哥是八哥科八 […]

【都市森林系列講座—場次1】閱讀台北自然境界|郭城孟老師

|閱讀台北自然境界 你是否也曾拜訪過城市裡的森林呢? 隨著各種戶外活動興起,以及森林步道越趨完善,近郊山林成為大家週末假日,體驗自然之美的好去處。然而,除了大口呼吸芬多精、運動健身,享受大自然裡美景,或是觀察環境中的小動物們,關於「森林」的知識我們瞭解了多少?在享受自然所提供的服務時,又可以為它做些 […]

【臺灣鳥新聞EP15】蕃薯上 鴝鵒生

文 / 李宗錡,2022.08.19   攝影 / 何一先   大概是在替【臺灣鳥新聞】寫文章後,始留意生活中的鳥類,黑冠麻鷺、麻雀、八哥、鴿子,常在城市中與我共生的鳥類約莫就屬這些,上週午後,騎著自行車在浮洲橋河堤處,約莫15公里的路程,途經所見的鳥類,大多是八哥,說來尷尬,一時間竟分不出是多得氾 […]

【臺灣鳥新聞EP14】不論肺炎、不談猴痘,為禽流感做個筆記

文 / 李宗錡,2022.08.17   插圖 / 葉念如 禽流感這個詞並不深澀,隨口問問身邊的小朋友,對禽流感都有個簡要的輪廓,以筆者自身的經驗,在國小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這種病毒會從動物傳到人類身上,當然,如今多做了些功課後知道這樣的說法不盡然正確,也在無數新聞報導中,看到動輒撲殺千隻萬隻的牲畜, […]

內河港編織的臺北記憶《域見:淡水河的流轉歲月》特展

文 / 李宗錡,2022.08.26 由臺北記憶倉庫主辦的流域創生特展【域見:淡水河的流轉歲月】,八月份在臺北記憶倉庫二樓開展,展覽透過多個展區,引導民眾順著時間的流動,回顧淡水河流域過去興旺的流域發展史,鼎盛至沒落,竹筏的興起至陸運網的編成,喚醒過去的臺北。 第一個展區加註了我們對淡水河的印象,於 […]

【臺灣鳥新聞EP13】八色鳥與牠的照片

文 / 李宗錡,2022.08.09   插圖 / 葉念如 |落隊的迷途羔羊,異域海島的稀客 高雄最近飛來一隻藍翅八色鳥,讓臺灣許多鳥會以及攝影愛好者為之轟動,紛紛帶上價格高昂的「大砲」前往朝聖,打開相關新聞,畫面挺壯觀的,如果有看過《金剛》或《綠巨人浩克》,藍翅八色鳥的處境近似電影主角,受到重重「 […]

【臺灣鳥新聞EP12】隱居水田的董雞

文 / 李宗錡,2022.08.09   插圖 / 葉念如 |董雞出沒 臺南將軍區出現了稀有的夏候鳥董雞,許多鳥友趨之若鶩的前往朝聖,恰好適逢農地整地的時節,對此保育團體建議將軍區公所,向農民宣導暫緩整地,留予董雞一片幽靜所在。 董雞出現的消息,給我一種神奇寶貝中神獸出沒的既視感,常看到家附近的大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