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城市共好專題議題

公民科學講座——人人都能參與的環境行動🌍

7b5b7886 47b3 4936 8fb3 962ec0aea69b

撰稿/楊淳

攝影/景澤創意團隊

2025.04

3c179962 ae06 4ec9 a639 95ef04726a84

當談到環境行動時,你的腦中浮現什麼樣的畫面呢?是否出現了需要穿越山林、背著專業的儀器、深入大自然中探索的畫面?但其實,環境行動並不是遙不可及的一件事——它可能是你記錄每日散步路途中看到的鳥類;可能是你使用手機APP上傳一筆你在河畔旁聽見青蛙的聲音……又或者是,坐下來聽一場關於棲地、河川或工具的講座。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參與者,只要多留意自己的生活周遭一點點,環境行動就從這裡開始——這也是景澤創意團隊策劃「公民科學講座」的初衷。

景澤創意長期致力於耕耘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相信「環境知識不該只是少數人的語言」,透過每月一場的講座,結合日常生活經驗與故事,希望讓知識能夠更貼近人群,大家可以選擇自身感興趣的主題,去理解環境背後的結構與系統,並建立一個對話的平臺,讓專家分享、社區居民補上自身生命經驗的拼圖,去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還可以做些什麼?

🧪 什麼是公民科學講座?

「公民科學」是一種由非專業者參與資料蒐集、分析、甚至研究過程的公共科學實踐模式,意即讓一般人也能一起參與觀察與紀錄的行動,而這樣的參與方式,打破了傳統研究的高門檻,讓更多人可以用自己的眼睛、手和心,對身邊的環境產生連結。

自2016年第一場講座啟動以來,景澤策畫超過三十場公民科學講座,從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到都市生態與物種保育等等,主題橫跨自然觀察、數位科技與公私協力,期許透過定期分享與討論,讓環境知識不只是專家的語言,也能成為大家生活的一部分。

以這樣的精神為出發點——公民科學講座中邀請了來自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工作者、在地實踐者等等,一起來分享他們觀察環境的方法、使用的工具以及遇到的挑戰,希冀講座能夠成為一座橋梁,串連起人與環境的關係,而大家也能在講座中嘗試著去找到屬於自己的參與方式。

📚 我們曾經聊過——環境裡的故事們

在這些年舉辦的公民科學講座中,我們聚焦過許多不同面向的環境議題,用熟悉的生活線索,串連起生態、科學與社會,讓大家看見「環境」的多樣與複雜。也許,你也曾在生活中與這些議題不期而遇:

f44c39ec f216 4aaa 916a 60295176ad79

🐦 動物調查:記錄牠們,也記錄人與自然的關係

從屋簷下築巢的家燕、到在都市邊緣群聚的鸕鶿;從神秘卻飽受誤解的蛇類、到年年登上媒體、受大眾喜愛的臺灣藍鵲,在過往的公民科學講座中,我們邀請了相關擁有豐富動物觀察經驗的講者,帶我們透過「動物」這一主題,開啟了與自然互動的視窗。

講者會從研究人員的視角來介紹動物的習性、適合在什麼樣的生態下生存、以及平時牠們與家庭的相處情形、人們對牠們是否有什麼刻板印象的迷思、與人類的互動如何等等……讓我們更理解野生動物的棲地需求,也反思人類活動的邊界。透過講座,可以學會如何觀察,讓日常生活也能成為紀錄的現場。除此之外,也有從古典詩詞裡裡認識鳥類的主題講座,讓文字也成為自然觀察的一環,多面向來認識你所不知道的動物世界。

🔧 數位工具 × 公民參與:當科技遇上自然觀察

講座中也讓我們看見當代「科技」如何成為人與自然之間的一個橋樑。從「城市尋蹤者」以藝文場所和生態環境為場域,讓對生態有興趣的人可以就自己生活的周遭開始進行觀察,到「蛙抵家」結合AI聲紋辨識的創新應用,讓一般民眾也可以加入聲紋資料的收集,再到「iNaturalist」讓人們可以透過社群記錄下身邊的自然資訊……分享在當代的我們,如何運用手機、平臺、開放的資料庫一起參與環境紀錄,一起實現公民參與。

🌿 生態與氣候:一場我們身處其中的巨變

此外,公民科學講座中也致力探討氣候對臺灣生態的衝擊,讓參與者可以透過說明了解到,氣候變遷並不是抽象的名詞,而是如何影響不同海拔的生態系統、濕地水位與鹽度的變化、紅樹林擴張改變鳥類棲地等等的現實。同時,講座中也介紹了濕地的功能、如何調節水量、穩定氣候,其中住著哪些不起眼卻極為重要的底棲生物……跟著講者的腳步,可以了解我們與自然的距離,只要我們願意傾身靠近,就能開始理解,也有機會一同參與環境的守護。

🧭 從日常出發,為什麼我們需要這樣的行動?

景澤創意所舉辦的「公民科學講座」,立意就是希望可以打開一扇門,讓大家知道,即使我們不是專家、學者,也能用自己的方式關心自然、參與行動。透過自己有興趣的主題,從生活中出發,一步步認識我們所處的環境,也從中發現自己可以做的事。因為環境議題其實無時無刻都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只要我們願意開始觀察、記錄、分享,我們就已經走上了行動的路。
一起從了解出發,慢慢走向關注與行動,下一場公民科學講座等你加入,大浪聚也會持續分享每一場講座的精華,希望讓每個關於環境的故事,都能被更多人聽見。

 

📆四月場公民科學講座預告

#運用數位工具協助公民科學調查#蛙抵家發展歷程與階段成果

時間|2025 年 4 月 26 日(六)14:00–16:00

地點|臺北記憶倉庫(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 265 號)

費用|自由隨喜(限 50 名)

報名連結|https://store.bigswell.com.tw/index.php?route=product/product&path=391&product_id=968



|作者

喜歡天馬行空💭喜歡大海🌊、雲海☁️、晚霞🌇與山巒⛰️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