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環境長期缺乏完整生態資料,往往有重大的開發案時,才匆匆進行科學調查與分析,演變成了有開發才有資料的困境。近年來,政府雖然開始補助民間單位,或是配合政策逐漸累積環境資料,並建立資料庫,但由於單位多元,格式不統一,導致在環境管理運用時,困難重重。近年,國土計畫法推動時,就遇到了此狀況。
更現實的狀況是,當代的決策,不得不同步考量社會、經濟與環境衝擊,是相對複雜的過程,但在此之前,如果連對於人文生態等環境資料都不足時,相關的決策都具有相對高的風險。
另一方面,臺灣透過非營利組織與公民自發紀錄與調查累積不少資料,近年更因行動裝置的普及,讓更多民眾可以快速取得資訊與地理位置;透過科學家的投入,建立相當豐沛的公民科學能量,逐漸形成一股監督與協助政府的民間力量。 但由於方法的限制,雖然可以提供名錄累積,但實際運用上也仍有侷限 。此外,臺灣非營利組織的組成,較少能夠聘僱專職研究人員,相關資料的品質仍無法更加科學化,學術單位也只能關注有限的地點與議題。上述原因讓投入的資源效果打折,也造成議題討論時各方認知的落差。
如果可以透過訓練讓公民參與科學化的監測,除了能增加有調查能力的公民數量、提升調查品質,更可以讓公民理解科學調查的極限性,使公共議題的討論可以更加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