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故事議題

臺灣藝術大師李梅樹,用畫筆留下永恆河景,訴說故鄉三峽之美

臺灣畫家李梅樹多描繪三峽的風土人情(圖由邱家琳拍攝)

刊出日期:2020.11.19

撰稿/邱家琳

攝影/吳思儒、簡翊真、邱家琳

校對/景澤創意團隊

 

在朝陽的照映下,三峽河波光瀲灩,遠方的拱橋弧線優美,岸邊則聚集幾位閒話家常的洗衣婦。如今,三峽河與拱橋周圍高樓林立,又加蓋了長福橋、三峽大橋,土坡則變為水泥河岸,過往景象僅能透過臺灣畫家李梅樹筆下的作品來緬懷。

李梅樹是臺灣重要畫家,畫風揉合印象派與寫實技法,筆觸細膩、色彩明亮鮮豔。出身於三峽,經常描繪家鄉的風土人情,當地的溪流、林木、屋舍、親友與街坊鄰居都是他畫筆下的模特兒,也為三峽留下永恆的光影。

三峽的發展與河流有著密切關聯,從早期渡船交通、商貿往來、產業發展、飲用水取得,到洗衣、划龍舟、釣魚與戲水等日常大小事都在這裡發生。因此,對李梅樹而言,三峽河不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與家人共度美好時光的地方。

位在三峽河的上游大豹溪和當地知名的避暑景點樂樂谷就曾是他的創作題材,他以三媳婦吳秀文為模特兒,描繪夏日在溪邊戲水的情景。在這幅名為《戲水》的畫作中,清澈的溪水潺潺流動,陽光灑落在岸邊的岩石上,吳秀文臉上流露燦爛甜美的笑容。

李梅樹描繪三媳婦吳秀文的作品《戲水》(圖由李梅樹紀念館提供)

 

回憶妻子成為父親的創作題材,李景文笑說,父親常畫身邊的人,你可能走在三峽的街頭巷尾,就會碰到畫裡的模特兒,像農會女職員、祖師廟的誦經生,他的太太嘴比較甜,當時就問李梅樹,她可不可以也當模特兒。或許,正是因為描繪常民文化和風土人情,李梅樹的畫總帶著幾分溫暖和親切感。李景文表示:「每當在談父親時,我從來不用證明他愛不愛三峽、愛不愛臺灣,從父親的作品裡面就可以看到,他用畫筆紀錄下這條河流的美。」

李梅樹的兒子李景文在三峽經營紀念館已經三十年。(圖由吳思儒拍攝)

 

|籌辦紀念館,追憶大師與三峽風采

即便李梅樹已逝,他對三峽的熱愛卻從未離開這塊土地。西元一九九〇年,李景文與兄長李景光在當地成立了李梅樹紀念館,期望能讓更多人了解父親畢生的奮鬥與心血,欣賞他有關三峽的作品。

「雖然這是個小小的館舍,但我希望能為這個地方做出一點貢獻。」李景文感性的說,他發現,許多孩子都認識莫內與梵谷,卻對臺灣本土畫家一無所知。從另個角度來看,這座紀念館在談論的也是臺灣美術史。

李梅樹晚年畫了許多與家鄉相關的畫作,像《生命》和《三峽春曉》皆以三峽拱橋為背景,描繪婦女們在河邊洗衣。前者色調偏冷、靜謐沉穩,後者則溫暖明亮,象徵畫家病痛入院與康復後的不同情緒。至今,這兩幅畫也成為對比三峽今昔風光的代表作。

《生命》和《三峽春曉》皆以三峽河與舊拱橋為背景(圖由邱家琳拍攝)

 

李景文回憶道,在他小時候,三峽河的水量充足,人們能夠從宰樞廟前的碼頭渡船到大溪、桃園、淡水與萬華等地,然而後來航運逐漸式微。三峽拱橋下方就像「三峽的地下廣播電臺」,每天早上都有人前來洗衣、閒聊。

「回到過去是不可能的,現在沒有保護反而在破壞。」他也感嘆的說,這幾十年來,樹木被大量砍伐,水被板新給水廠攔截,導致三峽河的水量減少、河床淤積,只要一遇大水就會淹過堤防。相對而言,荷蘭當年的井澤至今仍保存完整,與梵谷所畫相差無幾,也因此成為觀光景點。

三峽河現況與李梅樹過去所畫景象差異甚大(圖由簡翊真拍攝)

|宗教與藝術結合,推動當地觀光

李梅樹過去所畫的場景已不復存在,很難像荷蘭一樣規劃「梵谷之路」,讓遊客參訪藝術家生活過的住所,欣賞畫中的景色。但李景文認為,三峽仍有許多發展空間,像是可以運用李梅樹的作品、三峽祖師廟與老街建築,帶動當地觀光。

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興建於清代,擁有兩百五十年歷史,期間因地震與戰亂歷經多次擴建與重修,西元一九四七年第三次修建工程就是由李梅樹主導,並且號召臺灣眾多藝術菁英與大師參與。此外,李梅樹對建築與設計規劃也極其用心,花費三十六年時間重新打造廟內的裝飾,如今修建後更被譽為「東方雕刻藝術殿堂」。

興建於清代,擁有兩百五十年歷史的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圖由簡翊真拍攝)

大部份廟宇只會有兩、三對龍柱,祖師廟卻多達一百三十根,數量居全臺之冠,對石材的運用也很講究,其中以正殿的百鳥朝梅最廣為人知。愛鳥的李梅樹,他的許多書法作品都是以鳥類為構想進而組成字體。當初在設計廟宇時,他特別翻遍國內、外的鳥類圖鑑,提供給雕刻師傅參考,左右兩邊柱子因此皆刻有共五十種鳥類,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也因此被稱為「鳥廟」。

「廟宇不僅是宗教信仰,也能成為推動地方繁榮與傳統文化的場所。」李景文表示,父親願景遠大,當時修建廟宇時就希望能將其打造成一座美術館,這個願景源自於父親從小在廟埕前玩耍、對故鄉三峽的熱愛,廟埕也曾為李梅樹的作畫題材。

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正殿的百鳥朝梅柱共刻有五十種鳥類(圖由簡翊真拍攝)

 

|梅樹月舉辦期間,三峽化身無牆美術館

將三峽的人文藝術代代傳承下去也是李景文的理想。自西元二〇一二年起,李梅樹紀念館以「無牆美術館」的概念,舉辦梅樹月藝術祭,推廣日治時期臺灣日籍畫家和臺灣前輩藝術家的作品,並邀請當代藝術家共同參展,希望把藝術融入三峽人的日常生活。

李梅樹紀念館每年舉辦梅樹月藝術季,至今已邁入第九個年頭(圖由吳思儒攝)

「梅樹月」已邁入第九個年頭,今年以台灣美術啟蒙之父石川欽一郎為中心角色,向上連結他的私淑教師——英國風景畫家伊斯特(Alfred East),同時向下連結倪蔣懷、藍蔭鼎、陳植棋、洪瑞麟、李梅樹、陳澄波等他在台灣教導的學生,呈現他們關懷故鄉、描繪在地風情的作品。

這次梅樹月展覽「繁花盛開——美術史上的『三國演繹』」分別在李梅樹紀念館和國立臺北大學舉辦:李梅樹紀念館展出素描、版畫、水彩與油畫等五十件原作,以及相關的舊照片、書信、美術著作與文獻;臺北大學策展概念為「戶外美術館」,透過複製輸出作品的形式,在校園展出超過五十幅歐洲、日本與臺灣各地的風景畫。

國立臺北大學以「戶外美術館」為概念,在校園內舉辦梅樹月展覽。(圖由李梅樹紀念館提供)

經營李梅樹紀念館這三十年來,李景文發現,社會愈來愈重視鄉土教育與在地文化讓他感到相當欣慰,但提及對三峽未來的願景時,他嘆了口氣,略帶沉重的說:「這三十年來,我很認真在經營場館,希望能讓父親的畫作和三峽長福巖清水祖師廟揚名國際,但不知道能否實現這些願景,畢竟我今年已經七十七歲,不太可能再做三十年。」

一路走來,李景文經歷過各種難關與批評,仍秉持對父親的孝順與愛,珍惜每幅畫作,同時,他也身懷抱負,希望持續與國內、外各個教育單位和美術館合作,讓父親李梅樹成為三峽當地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讓人們談及三峽,就會聯想起這位臺灣美術先驅。

|作者

來自台南的八年級生,畢業後誤打誤撞進入媒體,致力撰寫有溫度的報導,相信「每個人都是有故事的人」。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