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時代中的遷徙,記憶裡的追尋:臺北記憶倉庫《遷徙之路-產業印記》特展

《遷徙之路-產業印記》特展空間。照片來源/臺北記憶倉庫

「遷徙在我心中有一個很明確的意象,就是重新想起家的意義。」

這是臺北記憶倉庫《遷徙之路-產業印記》特展的民眾留言,如同人們常說「離開,是為了回來」,不管為何出走、如何離散,在移動的路途上,那個不斷叩問內心的問題,永遠是對歸屬感的追尋。

臺北記憶倉庫過去在日本時代是「三井物產株式會社」的倉庫,擁有物產運輸的地理特點,自開幕以來,以與之相關的物產、聚落發展等論述作為主軸,策劃了幾檔展覽。此次特展則持續梳理這片織網,彙整不同年代與不同產業聚落與遷徙的事件地圖,並讓大家透過「淡水河流域」、「產業」及「交通」三組疊圖道具,了解人群移動與產業聚落發展的關係。

│產業與聚落的依存關係

說起北臺灣的聚落形成,就不能不提到產業發展。像是臺北盆地的艋舺和大稻埕,因鄰近淡水河口,方便船隻停泊,於是先後成為發展茶葉等產業的商業中心,但後來也因為河道淤積、械鬥頻繁,及其他地區快速發展而失勢,致使街區開始沒落,如今在政府、民間單位的努力下,透過古蹟維護、文化創意導入,讓這兩個街區再次以新舊交融的面貌迎向眾人。另外在內陸的大溪、三峽,因為河運發達,使樟腦、茶葉等產業發展興盛,然而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河道淤塞後城鎮走向沉寂,後來兩地因為分別轉而發展木雕產業、老街重建,讓城鎮也再次擁有生命力。

城市地景往往隨著產業發展而興盛、衰頹,而《遷徙之路-產業印記》特展便透過歷史爬梳,帶領大家重新追溯北臺灣產業、聚落的發展,另外也設置互動區,邀請民眾在歷史的各個切片上,一同回顧大至家族、小至個人的故事。

|遷徙中的歷史切片

展覽以過往倉庫主人「三井物產株式會社」於在台時期經營的物產貿易作為切入點,帶領民眾回顧不同產業興衰伴隨的人口移動、聚落空間變化。首先可以看到一張張大型懸吊的透明膠板,透過地圖描繪北臺灣不同年代、不同產業、聚落的遷徙事件,還可以拿起一旁有關「淡水河流域」、「產業」及「交通」等三組疊圖道具,放在膠板上對照產業聚落發展的關係,並進一步認識遷徙歷程,例如三峽曾經以製腦、製茶為主要產業,透過疊圖可以發現,客家人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環境,於是有了從新竹關西遷徙到三峽定居的過程。

透過疊圖道具,可以了解人群移動與產業聚落發展的關係。照片來源/臺北記憶倉庫

每個歷史事件,通常都有這麼一位重要人物引領事件發展,特展中列出簡阿牛、顏雲年、李春生和土倉龍次郎等四組重要人物,讓民眾透過第二人稱「你」的角度翻閱事件牌卡,同步思索產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轉折。另外,展覽中也彙整不同產業從興盛到衰敗的大歷史,像是作為新聞資訊傳播的日本時代報紙,呈現了在地產業的轉變,另一頭的年表卷軸,則從綜觀歷史的角度,對照倉庫和三井集團在這些歷史長河的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重要人物區翻閱事件牌卡,可以認識產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轉折。照片來源/臺北記憶倉庫

|分享自己的遷徙之路!

展覽前段除了幫助民眾梳理歷史資訊,也提供個人故事探尋的線索,後段的互動區,便鼓勵大家記錄屬於自己的故事,例如「我從哪裡來」邀請大家拿起麻線,在臺灣島圖上拉線標註移動路線,並用不同顏色標籤紙寫下遷徙主題。如今在民眾的參與創作下,麻線呈現多種島內外移動軌跡,其中又以北漂發展的路線最為多量。另外,「共創報紙 家族新聞」則以早期挖空的報紙版面,邀請民眾拿起紙筆寫下記憶裡的家族故事,最後以投稿般的形式,將文字拼上報紙空白處完成創作,除了回頭與他人分享家族新聞。

「我從哪裡來」在民眾的踴躍參與中,留下了多種島內外移動軌跡,其中又以北漂最為大量。照片來源/臺北記憶倉庫

除了書寫,展覽中也特闢「Podcast錄音區」,民眾可以在這裡用錄音方式將個人、家族記憶娓娓道來。在音檔記錄中,不乏自述個人遷徙經驗,也有眾多家族的移居故事,例如「離鄉背井的苗栗家族」講述父親即使離開苗栗到臺北發展,而心裡惦念著的家,仍然是兒時長大的苗栗,又如「江西爺爺的遷徙之路」透過追溯爺爺的遷徙,並親自回到家族的故鄉,而讓自己有機會重新認識家族根源。這些分享紀錄,除了希望民眾能回頭探索自己的故事,也在展覽的某種層度上堆疊出更立體的歷史樣貌。

「Podcast錄音區」歡迎民眾在現場錄下自己的遷徙故事,之後還能獲得音檔作為紀念。照片來源/臺北記憶倉庫

【臺北記憶倉庫】

原名為「舊三井物產株式會社北門倉庫」,興建於日本時代的紅磚造建築,見證商貿運輸從水路轉向陸運的歷程。2016年以遷移保存與異地重組的方式向東搬遷51公尺,2018年正式對外以「記憶倉庫」為核心概念重新亮相。展館以山林資源與物產貿易為主題,以流域與城市發展脈絡為故事,透過上中下游的空間演變述說土地上的人們如何使用、創造資源的歷程,同時創造多元觀點對話平臺。

官網:taipeiinfohub.com.tw

FB:臺北記憶倉庫

|作者

喜歡親臨事件現場,體驗人文風土,並用文字傳遞感動。

發表日期:2021.05.2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