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

臺灣在地啤酒史:從公賣到百花初放

|臺灣人的第一口啤酒,是馬尿還是藥?

1860年代臺灣開港通商,便有進口啤酒的紀錄。日本時代,喝啤酒的習慣逐漸在臺灣普及,許多日本進口啤酒也隨之引進。當市場需求增多,政府便有了興建啤酒廠的念頭。1919年「高砂麥酒株式會社」(1975 年改為建國啤酒廠,即今台北啤酒工場)成立,是當時第一也是唯一的啤酒廠,「高砂」是日本江戶時代以來對臺灣的習稱。當時生產的「高砂生啤酒」是以德國留學技師的配方釀造出的一款拉格啤酒。

不過,當年不是每戶人家都有冰箱,不夠冰的啤酒喝起來味道不太好,有人甚至戲稱是「馬尿」。為了推廣,高砂麥酒廠還兼做冰塊生意,以清涼消暑作為賣點來促銷。

然而說到底,啤酒在當時終究還是外來產物,為了讓「喝啤酒」有充足的正當性,當年麒麟啤酒的廣告甚至強調:啤酒就像「藥」;高砂麥酒的廣告中,也提到啤酒能恢復元氣、緩解疲勞,試圖用接近「漢方食補」的角度,讓喝啤酒這種西方休閒文化,慢慢走進臺灣人的日常。

|總督府眼中的液體黃金:酒類專賣

在日本時代中期,總督府因建設發展支出漸增,但收入卻受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景氣影響鋭減。此時「酒品專賣」的提議便獲得政府支持。除了滋潤財收,也方便管理酒類的品質與產量。1933年啤酒正式進入專賣之列,由高砂麥酒廠生產,再由公賣局收購販售。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高砂麥酒株式會社被臺灣省菸酒公賣局接收,「高砂生啤酒」被改名「台灣啤酒」,開啟了台啤長年獨佔市場的時代。

延伸閱讀:
鐵道、倉庫、啤酒廠:鐵道沿線產業記憶

|精釀市場大開,百花齊放未來

2002年臺灣加入WTO,因應國際化與自由化,政府廢止專賣制,開放民間釀酒,民營酒廠紛紛成立。而全球知名美、歐、日及其他亞洲品牌也競相投入市場。也因為多方競爭,開拓出更多元的行銷策略,刺激臺灣啤酒市場蓬勃發展。時至今日,進口啤酒品牌已攻下將近25~30%的市佔。

不只進口啤酒,年輕的民間精釀品牌也為臺灣在地啤酒帶來更多可能。相較一般商業啤酒,臺灣的精釀啤酒採用的定義為:年產量少於600萬桶、精釀酒商擁有酒廠75%以上所有權,且除了啤酒的基本原料外,只能添加天然的副原料,並不允許像商業啤酒為穩定口味及產量而使用人工香精等添加物。

臺灣在地精釀的純粹風味,近年也在國際上展露頭角。2009年,金色三麥在東京國際啤酒大賽拿下金賞獎,為台灣精釀啤酒首次獲得國際殊榮。國內市場規模也逐年翻倍成長。讓這些在地精釀品牌充滿魅力的,除了不同種的麥芽與啤酒花排列組合,許多酒廠更巧妙以臺灣在地風味入酒,如水果、蜂蜜,甚至馬告(山胡椒)等香料,豐富了消費者的選擇。在通路和產品定位上,更發展出深具特色的包裝設計和服務,與市面上的啤酒大牌有所區隔,為當代臺灣啤酒史寫下自由美好的新頁。

|參考資料

※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害健康、未成年請勿飲酒※

|作者

對採訪編輯有愛的文案,想透過親身挖掘史料,進行深度的文化觀察,為世界創造更多值得思考的小契機。

發表日期:2021.01.2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